新聞中心

  • 新聞稿
  • 2025年04月25日

中銀人壽2024年業績創公司歷史新高 表現亮麗優於市場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今天宣佈2024年業績彪炳,新造標準保費創公司歷史新高,在下列範疇均錄得優於市場的亮麗表現: •    新造標準保費按年大幅上升約50%至港幣約173億元,創公司歷史新高,年增長率優於整體市場¹ •    延續傳統優勢,人民幣壽險業務連續逾10年踞市場首位,市佔率進一步上升至58% ² •    直銷渠道(以電子渠道為主)連續多年位列市場第一,市佔率約43%³ •    財富管理團隊人均產能市場排名第一⁴ 、2025年百萬圓桌會員人數(以2024年業績計算)增長達64%⁵,在具有代理渠道的保險公司中新造標準保費名列前茅⁶ •    分紅實現率表現優於整體市場 保險業監管局剛公佈2024年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⁷ ,期內長期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為港幣2,198億元,整體按年上升21%。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中銀人壽秉承『以人為本、以客為先』的理念服務客戶,以卓越而多元化的產品配合客戶及市場需要,促進高質量發展。我們的產品分紅實現率優於整體市場表現⁸,更能助力客戶達到人生不同階段的理財目標。此外,我們也致力打造健康及退休養老生態圈,積極部署應對人口老化,為銀髮族締造愜意的第二人生。中銀人壽是首家金融機構發起針對『享老』服務的『安心2gether』聯盟,同時推出首創的『旅․心活』旅居體驗計劃,並啓動了旅居養老金融佈局;在不同維度推動養老金融發展,奠定養老金融領航者地位,打造中銀人壽養老專家品牌,與跨行業夥伴合作,攜手為應對香港社會老齡化的挑戰和機遇作出貢獻。」 中銀人壽充分發揮多渠道優勢,背靠中銀香港的龐大分銷渠道和客戶群,並持續深化非銀行渠道業務發展,2024年新造標準保費創新高,年增長率優於整體市場升幅,中銀香港渠道及非中銀香港渠道的新造標準保費均錄得增長,多渠道發展策略成效顯著。另外中銀人壽亦會強化高端客層及傳承類產品以配合市場需要。 全球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將為保險業及整個市場帶來挑戰。中銀人壽將根據市場動向調整業務策略,持續優化產品及服務,並以跨境民生痛點為導向,豐富如跨境醫療、跨境養老等服務配套,聯動跨行業夥伴合作,以多元化金融服務策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完 -------------------------------------------------------------------1. 按2024年1月至12月發表的2024年度公佈之「長期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保監局2024年統計數字)」 (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_7_2024.html) 個人新造直接業務計算,新造標準保費即新造業務之年度化保費及整付保費收入的百分之十之總和。2.根據保險業監管局就2013年至2024年1月至12月公佈之「長期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以人民幣計價的保險業務的新造標準保費計算的市場排名。3.以新造標準保費計算。數據參考保險業監管局就「長期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中有關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的直接銷售渠道資料,截至保監局2024年統計數字;直接銷售渠道按保險業監管局過往公佈之「長期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的定義包括直接郵寄、電話銷售及電子渠道銷售,就中銀人壽而言,當中以電子渠道銷售為主。4.參考(i)由市場研究公司“Pi Financial Services Intelligence”出版之“HK Life Insurance Intermediary Monitor”期刊所記錄的專屬個人保險代理市場人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ii) 「保監局2024年統計數字」中的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整付保費及年度化保費),對比中銀人壽同期的相關內部數據所作的大概統計評估。人均產能即人均新造標準保費,人均新造標準保費以新造標準保費總額除以專屬個人保險代理人數。新造標準保費即新造業務之年度化保費及整付保費的百分之十之總和。5.MDRT達標人數是指成功獲百萬圓桌(MDRT)接納並登記為百萬圓桌會員的中銀人壽保險專屬代理人數。此增長率以2023年及2024年的MDRT達標人數作比較。6.按「保監局2024年統計數字」中的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的所有銷售渠道的新造標準保費計算,並僅與有「代理(不包括銀行保險)」作為銷售渠道的保險公司比較。新造標準保費即年度化保費加上整付保費的百分之十之總和。7.保監局2024年統計數字」: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_7_2024.html8.香港保險比較平台10Life發表的文章(根據2022及2023年之數據)。詳情請參閱:https://www.10life.com/zh-HK/blog/10Life-analyses-the-fulfillment-ratio-based-on-2023-data。

  • 新聞稿
  • 2024年11月08日

中銀香港聯乘中銀人壽於第七屆進博會譜寫養老金融新篇章 助力國家銀髮經濟、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 首階段全球旅居康養戰略合作啓動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與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攜手參與支持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的銀髮經濟主題系列活動。中國銀行為進博會唯一戰略合作夥伴,中銀香港副總裁陳文、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出席系列活動。 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國人口基金共同主辦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虹橋論壇」)「共享銀髮經濟:老齡化社會的新機遇」分論壇上,中銀人壽完成了與澳門殷理基集團旗下的臻林大健康控股有限公司(「臻林」)和廈門建發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建發國旅」)跨境旅居康養戰略合作意向書的簽約儀式,前者為中銀人壽於大灣區的旅居康養示範基地,後者為中銀人壽於華南地區重要戰略合作夥伴,此為中國銀行銀髮經濟交易團積極努力促成的成果之一。 中國銀行成功舉辦銀髮經濟交易團跨境養老專場系列活動,在「攜手共建第二人生」- 中銀人壽全球旅居康養專場活動上,中銀人壽分享了「港人北上旅居養老」的需求並啓動全球旅居康養戰略佈局,首階段優先聚焦大灣區、華南、華東地區,下一步再輻射至全國、東南亞及全球。 隨著人口結構轉變,人口老化成為全球各地關注議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於2023年10月首次將養老金融列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國家並於今年1月出台首個以「銀髮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强調發展銀髮經濟、妥善解决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中銀香港聯動中銀人壽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寫好養老金融新篇章,並發揮中國銀行集團全球化「橋頭堡」的作用,立足香港、融通祖國、聯結世界,以全球旅居康養作為跨境養老市場的切入點,高質量服務好「走出去、引進來」的客戶。 中銀香港副總裁陳文在全球旅居康養專場發言時表示:「全球旅居康養不僅滿足了老年群體對旅遊日益增長的需求,更是國家銀髮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在促進消費升級、帶動養老產業多元化發展等多方面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受到市場愈來愈多的關注。本行期望為客戶提供獨特的一站式旅居康養服務方案,讓客戶在全球各地旅居康養時找到自己所屬的樂土。」 陳文指出,內地城市生活質量高、生活和醫療成本相對較低,為跨境養老營造良好的環境,也為香港長者提供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另一方面,新一代老年群體展現出更年輕的心態、更充裕的休閑時間、更強烈的出遊意願、更開放的消費觀念和更強大的消費能力,除了踏足內地的熱門旅居康養目的地,亦有向東南亞甚至全球各地「走出去」的趨勢,為銀髮經濟及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潛力。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中銀人壽將與中銀香港協同,運用『銀行+保險』的優勢,依託總行全球化、綜合化、場景化的資源和優勢,與全球知名康養企業合作,共同建立『綜合金融產品+多元養老服務』的養老金融服務方案,為長者創造美好的晚年生活,為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貢獻力量。」 第七屆進博會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以「堅持高水平開放,共促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為主題,由主論壇(進博會暨虹橋論壇開幕式)和四個板塊、十多場分論壇組成,為國際政、商、學界共商國際重大前沿議題搭建一個平台,當中虹橋論壇在11月6日至8日舉行,由國家發展及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及聯合國人口基金主辦的板塊分論壇,題目為「共享銀髮經濟:老齡化社會的新機遇」。 

中銀人壽2024年業績創公司歷史新高 表現亮麗優於市場
  • 新聞稿
  • 2025年04月25日

中銀人壽2024年業績創公司歷史新高 表現亮麗優於市場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今天宣佈2024年業績彪炳,新造標準保費創公司歷史新高,在下列範疇均錄得優於市場的亮麗表現: •    新造標準保費按年大幅上升約50%至港幣約173億元,創公司歷史新高,年增長率優於整體市場¹ •    延續傳統優勢,人民幣壽險業務連續逾10年踞市場首位,市佔率進一步上升至58% ² •    直銷渠道(以電子渠道為主)連續多年位列市場第一,市佔率約43%³ •    財富管理團隊人均產能市場排名第一⁴ 、2025年百萬圓桌會員人數(以2024年業績計算)增長達64%⁵,在具有代理渠道的保險公司中新造標準保費名列前茅⁶ •    分紅實現率表現優於整體市場 保險業監管局剛公佈2024年香港保險業的臨時統計數字⁷ ,期內長期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為港幣2,198億元,整體按年上升21%。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中銀人壽秉承『以人為本、以客為先』的理念服務客戶,以卓越而多元化的產品配合客戶及市場需要,促進高質量發展。我們的產品分紅實現率優於整體市場表現⁸,更能助力客戶達到人生不同階段的理財目標。此外,我們也致力打造健康及退休養老生態圈,積極部署應對人口老化,為銀髮族締造愜意的第二人生。中銀人壽是首家金融機構發起針對『享老』服務的『安心2gether』聯盟,同時推出首創的『旅․心活』旅居體驗計劃,並啓動了旅居養老金融佈局;在不同維度推動養老金融發展,奠定養老金融領航者地位,打造中銀人壽養老專家品牌,與跨行業夥伴合作,攜手為應對香港社會老齡化的挑戰和機遇作出貢獻。」 中銀人壽充分發揮多渠道優勢,背靠中銀香港的龐大分銷渠道和客戶群,並持續深化非銀行渠道業務發展,2024年新造標準保費創新高,年增長率優於整體市場升幅,中銀香港渠道及非中銀香港渠道的新造標準保費均錄得增長,多渠道發展策略成效顯著。另外中銀人壽亦會強化高端客層及傳承類產品以配合市場需要。 全球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將為保險業及整個市場帶來挑戰。中銀人壽將根據市場動向調整業務策略,持續優化產品及服務,並以跨境民生痛點為導向,豐富如跨境醫療、跨境養老等服務配套,聯動跨行業夥伴合作,以多元化金融服務策略推動高質量發展。完 -------------------------------------------------------------------1. 按2024年1月至12月發表的2024年度公佈之「長期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保監局2024年統計數字)」 (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_7_2024.html) 個人新造直接業務計算,新造標準保費即新造業務之年度化保費及整付保費收入的百分之十之總和。2.根據保險業監管局就2013年至2024年1月至12月公佈之「長期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以人民幣計價的保險業務的新造標準保費計算的市場排名。3.以新造標準保費計算。數據參考保險業監管局就「長期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中有關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的直接銷售渠道資料,截至保監局2024年統計數字;直接銷售渠道按保險業監管局過往公佈之「長期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的定義包括直接郵寄、電話銷售及電子渠道銷售,就中銀人壽而言,當中以電子渠道銷售為主。4.參考(i)由市場研究公司“Pi Financial Services Intelligence”出版之“HK Life Insurance Intermediary Monitor”期刊所記錄的專屬個人保險代理市場人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ii) 「保監局2024年統計數字」中的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整付保費及年度化保費),對比中銀人壽同期的相關內部數據所作的大概統計評估。人均產能即人均新造標準保費,人均新造標準保費以新造標準保費總額除以專屬個人保險代理人數。新造標準保費即新造業務之年度化保費及整付保費的百分之十之總和。5.MDRT達標人數是指成功獲百萬圓桌(MDRT)接納並登記為百萬圓桌會員的中銀人壽保險專屬代理人數。此增長率以2023年及2024年的MDRT達標人數作比較。6.按「保監局2024年統計數字」中的新造直接個人人壽業務的所有銷售渠道的新造標準保費計算,並僅與有「代理(不包括銀行保險)」作為銷售渠道的保險公司比較。新造標準保費即年度化保費加上整付保費的百分之十之總和。7.保監局2024年統計數字」: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_7_2024.html8.香港保險比較平台10Life發表的文章(根據2022及2023年之數據)。詳情請參閱:https://www.10life.com/zh-HK/blog/10Life-analyses-the-fulfillment-ratio-based-on-2023-data。

中銀香港聯乘中銀人壽於第七屆進博會譜寫養老金融新篇章 助力國家銀髮經濟、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 首階段全球旅居康養戰略合作啓動
  • 新聞稿
  • 2024年11月08日

中銀香港聯乘中銀人壽於第七屆進博會譜寫養老金融新篇章 助力國家銀髮經濟、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 首階段全球旅居康養戰略合作啓動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與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攜手參與支持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的銀髮經濟主題系列活動。中國銀行為進博會唯一戰略合作夥伴,中銀香港副總裁陳文、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出席系列活動。 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國人口基金共同主辦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虹橋論壇」)「共享銀髮經濟:老齡化社會的新機遇」分論壇上,中銀人壽完成了與澳門殷理基集團旗下的臻林大健康控股有限公司(「臻林」)和廈門建發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建發國旅」)跨境旅居康養戰略合作意向書的簽約儀式,前者為中銀人壽於大灣區的旅居康養示範基地,後者為中銀人壽於華南地區重要戰略合作夥伴,此為中國銀行銀髮經濟交易團積極努力促成的成果之一。 中國銀行成功舉辦銀髮經濟交易團跨境養老專場系列活動,在「攜手共建第二人生」- 中銀人壽全球旅居康養專場活動上,中銀人壽分享了「港人北上旅居養老」的需求並啓動全球旅居康養戰略佈局,首階段優先聚焦大灣區、華南、華東地區,下一步再輻射至全國、東南亞及全球。 隨著人口結構轉變,人口老化成為全球各地關注議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於2023年10月首次將養老金融列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五篇大文章之一,國家並於今年1月出台首個以「銀髮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强調發展銀髮經濟、妥善解决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中銀香港聯動中銀人壽積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寫好養老金融新篇章,並發揮中國銀行集團全球化「橋頭堡」的作用,立足香港、融通祖國、聯結世界,以全球旅居康養作為跨境養老市場的切入點,高質量服務好「走出去、引進來」的客戶。 中銀香港副總裁陳文在全球旅居康養專場發言時表示:「全球旅居康養不僅滿足了老年群體對旅遊日益增長的需求,更是國家銀髮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在促進消費升級、帶動養老產業多元化發展等多方面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受到市場愈來愈多的關注。本行期望為客戶提供獨特的一站式旅居康養服務方案,讓客戶在全球各地旅居康養時找到自己所屬的樂土。」 陳文指出,內地城市生活質量高、生活和醫療成本相對較低,為跨境養老營造良好的環境,也為香港長者提供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另一方面,新一代老年群體展現出更年輕的心態、更充裕的休閑時間、更強烈的出遊意願、更開放的消費觀念和更強大的消費能力,除了踏足內地的熱門旅居康養目的地,亦有向東南亞甚至全球各地「走出去」的趨勢,為銀髮經濟及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潛力。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中銀人壽將與中銀香港協同,運用『銀行+保險』的優勢,依託總行全球化、綜合化、場景化的資源和優勢,與全球知名康養企業合作,共同建立『綜合金融產品+多元養老服務』的養老金融服務方案,為長者創造美好的晚年生活,為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貢獻力量。」 第七屆進博會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以「堅持高水平開放,共促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為主題,由主論壇(進博會暨虹橋論壇開幕式)和四個板塊、十多場分論壇組成,為國際政、商、學界共商國際重大前沿議題搭建一個平台,當中虹橋論壇在11月6日至8日舉行,由國家發展及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及聯合國人口基金主辦的板塊分論壇,題目為「共享銀髮經濟:老齡化社會的新機遇」。 

  • 新聞稿
  • 2024年09月16日

中銀人壽2024上半年業績表現持續領先市場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公佈2024年上半年業務表現卓越,持續領先市場:截至2024年6月30日為止的新造標準保費為11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近8成,增長強勁。1本地業務新造標準保費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長85%,位居市場第一。2人民幣保險產品表現逆市上升,人民幣新造標準保費較去年同期比躍升約23%,市場佔有率更升至55%,逾十年獨佔巿場鰲頭。 3直接渠道4新造標準保費持續名列市場首位,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近一倍,市佔率亦逾52%。 1專屬代理人均產能更列市場榜首。 5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中銀人壽在今年上半年應市場需求推出儲蓄和萬用壽險產品,並繼續聯動中銀香港,提供針對高端客戶的專屬產品如瑆鑽私人財富終身壽險計劃,多元化渠道策略令公司跑赢市場,帶動業務表現續創佳績。」   展望未來,中銀人壽將繼續聚焦高質量發展,優化業務結構和多渠道優勢;透過跨行業聯盟推動全方位的優質跨代「享老」藍圖規劃,照顧金齡族身心靈、財務及健康需要,並即將推出相關保險產品加以配合,開拓全新概念的旅居享老計劃,領航享老金融服務。此外,中銀人壽也會促進跨境業務,招聘並强化具銀行及優才背景的專業理財團隊,以科技導向,配合健康生態圈及數碼平台的互動推廣,研發更多切合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服務。 註1保險業監管局就2024年1月至6月公佈之「香港長期保險業務的臨時統計數字」(「保監局2024年上半年統計數字」)(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_7_2024.html)個人新造直接業務計算,新造標準保費即新造業務之年度化保費及整付保費收入的百分之十之總和。 註2本地業務按保監局2024年上半年統計數字中表L1(b)的在岸業務數據計算。新造標準保費即新造業務之年度化保費及整付保費收入的百分之十之總和。註3自2013年起數據。註4包括直接郵寄、電話銷售及互聯網銷售。註5參考 (i) 由市場研究公司Pi Financial Services Intelligence出版之HK Life Insurance Intermediary Monitor期刊所記錄的專屬個人保險代理市場人數(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 (ii) 保監局2024年上半年統計數字中的個人新造直接業務(整付保費收入及年度化保費),對比中銀人壽同期的相關內部數據所作的大概統計評估。人均產能即人均新造標準保費,人均新造標準保費以新造標準保費總額除以專屬個人保險代理人數,並以2024年上半年作計算。 

「中銀人壽第九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促進香港成為亞洲智齡城市 力拓夥伴合作構建跨代「享老」藍圖
  • 新聞稿
  • 2024年08月02日

「中銀人壽第九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促進香港成為亞洲智齡城市 力拓夥伴合作構建跨代「享老」藍圖

「中銀人壽第九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 (GAES)」於今日(8月2日)隆重揭幕,場內設有 200 個展位,同場有12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講者進行41場高峰會、工作坊和示範環節,一連三天以「智齡.永續.機遇」為主題的峰會,深入交流切磋,共同探討應對老齡化的重要議題、實踐經驗、方案以及挑戰和機遇,攜手為亞洲的智齡發展作出貢獻。 本屆的展覽由黃金時代基金會主辦、中銀人壽冠名贊助,規模為歷年之冠。開幕典禮於今日舉行,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容蔡美碧女士聯同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林正財醫生、新加坡新保集團社區醫院副總裁李慶福副教授、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醫生、聯合國紐約分部的老年事務非政府組織委員會主席威廉․史密斯博士及菲律賓退休署首席執行官Roberto Z ZOZOBRADO先生擔任主禮嘉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更以視頻預祝活動圓滿成功。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應對老齡化是全球議題也是國家重要策略焦點之一,養老金融未來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將扮演重要角色,也是中銀人壽的重點策略之一。保險業是養老金融的重要環節,不但能協助長者和照顧者提前做好財務規劃及風險管理,達到老有所養,更能為廣大市民的退休生活提供保障。此外,保險業亦可通過跨行業夥伴合作,為長者及照顧者提供更多元化、更全面、更適切的產品及服務配套,全方位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及財務水準,促進香港養老產業、生態圈和服務體系的高質量發展,讓養老變成『享老』。」 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容蔡美碧女士表示:「特別感謝冠名贊助機構中銀人壽,以及其他珍貴合作夥伴、贊助機構、顧問的堅定支持。同時向一班由350名年齡從8歲到80歲組成的出色義工隊致以最誠摯的感謝,集各方之大成,讓是次活動得以順利舉辦 。」 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容蔡美碧女士陪同珠海市副市長黃振球先生及代表團參觀了中銀人壽的企業展位(D01 – D08),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為一眾嘉賓介紹了協助跨代退休規劃、管理初老風險、提升健康和財務水準、跨境養老以及旅居享老等全方位的優質退休方案和服務。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除了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業界領袖在高峰會互相交流外,更為「探討影響力投資迎向可持續未來」講座擔任主講嘉賓,與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振球、聯合國紐約分部的老年事務非政府組織委員會主席威廉․史密斯博士以及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資深大律師及太平紳士就主題進行了精闢討論。 中銀人壽 - 高峰會及智齡世代特區專題活動:日期時間/地點專題講座2024年8月2日(星期五)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G展覽廳 - 智齡世代特區時間:下午 2:30 - 下午 3:30主題:醒目腦、醒目老 中銀人壽代表: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數字化創新及發展主管謝永銅先生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G展覽廳 - 主論壇時間:下午 3:45 - 下午 5:00主題:影響力投資迎向可持續未來 中銀人壽代表: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 2024年8月3日(星期六)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G展覽廳 - 智齡世代特區時間:下午 2:30 - 下午 3:30主題:第二人生探索 – 港人旅居選擇 中銀人壽代表: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市場及產品發展總監魏志煒先生 2024年8月4日(星期日)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G展覽廳 - 智齡世代特區時間:下午 2:30 - 下午 3:30主題:金融助力,養老變享老 中銀人壽代表: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項目及發展規劃主管李曉麗女士   「中銀人壽第九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由8月2日至4日舉行,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G展覽廳舉行,場內設有200個展位,同場有12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講者進行41場高峰會、工作坊和示範環節,讓市民一站式體驗醫、食、住、行等方面的嶄新產品及服務,公眾可免費入場參觀。

中銀人壽領航邁向更優質退休生活  發起「安心2gether」聯盟    協助跨代規劃「享老」生活
  • 新聞稿
  • 2024年07月30日

中銀人壽領航邁向更優質退休生活 發起「安心2gether」聯盟 協助跨代規劃「享老」生活

香港步入高齡化社會,為協助退休人士、長者及照顧者規劃全方位退休生活方案,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宣佈踏出突破性的一步,牽頭發起「安心2gether」聯盟,匯聚五大機構,一同推行跨代退休生活規劃,以令長者享受更優質及全面的老年生活(「享老」)。 中銀人壽與黃金時代基金會去年聯合發表《攜手共建第二人生》白皮書,根據調查結果建立「長者樂活指數」,結果僅為6.0分(10分滿分),當中健康及社區支援的滿意程度分別只有4.8分及5.3分(10分滿分)。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攜手共建第二人生》白皮書深入探討高齡化社會現象,亦帶出養老屬於兩代人共同承擔的重要性。我們牽頭成立的『安心2gether』聯盟,結合五大機構的專業及熱誠,提出解決方案,協助規劃更完善的『享老』藍圖,令長者及照顧者兩代一同受惠。」服務涵蓋身心靈及財務需要  冀助逆轉身心健康風險 「安心2gether」聯盟是首個由金融機構發起、針對「享老」服務的聯盟。聯盟發起人為中銀人壽,成員包括康訊生物分析、安心三寶、醫思健康和PURE集團,並由香港老年學會會長及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醫生出任「安心顧問」,共同協助長者與照顧者及早積極防範健康風險,配合一系列專業服務,有望逆轉身心健康風險,達致享老退休生活。 「安心2gether」聯盟成員提供的服務涵蓋多個範疇,第一階段聚焦於「管理『初老』風險」及「逆轉身心健康風險」 兩大層面,兼顧身心靈健康及財務安排的需要。 聯盟成員康訊生物分析可藉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發的專利技術「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拍攝「眼底相」,以了解長者腦健康情況,在15分鐘內快速評估中風及認知健康風險,準確度高達九成。 了解腦部風險後,長者可經聯盟成員安心三寶一站式訂立「持久授權書」,提早管理及規劃財產,以確保長者在日後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時,仍可由其信任的受權人代為處理財政事務,支付生活和醫療的開支,減低經濟壓力,以免日後急病驟至時猝不及防。 除腦部風險外,在邁向初老階段,長者身體機能亦會逐漸下降,醫思健康提供一系列身體檢測套餐,有助長者進一步掌握自身狀況,全方位進行健康風險管理。而PURE集團作為優質的連鎖瑜伽及健身中心,在身心靈三個層面提供優質及多元化的服務,括針對「慢活人生族」的專業健身課程,結合社交活動及營養諮詢,助他們建立健康習慣及拓闊社交圈子,從而逆轉健康風險,協助他們開展人生精彩下半場。 中銀人壽:將推金融產品配合「享老」所需 中銀人壽作為享老金融服務的領航者,將會為客戶免費或以折扣優惠提供聯盟機構的服務。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中銀人壽首階段希望透過『安心2gether』聯盟,規劃退休藍圖,並提供平台協助退休人士及長者管理初老風險,提升身心健康,減輕照顧者的壓力。為配合享老服務的需求,中銀人壽下一階段將推出相關金融產品,希望老有所依,長者在退休後仍可享穩定的現金流。此外,我們亦正籌備全新概念的旅居享老計劃,讓長者享受全方位優質退休生活,詳情將稍後公布。」 香港老年學會會長梁萬福醫生認為:「人口老化及安老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要有效提升長者生活質素,初老及退休人士只要在身心健康及財務規劃上作出積極部署,人生下半場仍能樂活無憂,同時減輕照顧者往後的壓力。透過『安心2gether』聯盟,希望能持續在各渠道進行普及教育,為長者富足的退休生活提供專業意見。」 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展示「享老」生活方案 為加深公眾對「安心2gether」享老生活方案的認知,由中銀人壽冠名贊助的「第九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1將於2024年8月2至4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聯同不同界別為人口老化議題出謀獻策。屆時將實地展示「安心2gether」理念及聯盟成員的產品和服務,參觀人士可以免費進行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ARIA) 認知健康風險,及免費心血管動脈硬化檢測;現場亦會介紹持久授權書概念,參觀人士可預先報名參加講座,由安心三寶安排與其合作的執業律師主講;同時可享免費「慢活人生族」試堂優惠。期間亦邀請到金融界、醫療界、法律界、創科界及旅遊界的專業人士舉辦研討會,就智齡生活、旅居選擇及「養老變享老」的議題,作出深入探討。 註1: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 - 中銀人壽「持久授權書講座」及「認知健康風險評估」活動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https://bit.ly/4fdxoy8

「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注入STEAM教育新動能 新計劃展示學生關懷社區成果
  • 新聞稿
  • 2024年07月02日

「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注入STEAM教育新動能 新計劃展示學生關懷社區成果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攜手舉辦的「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計劃)剛舉行了2023-2024年度比賽暨畢業禮,並由評判即場選出年度得獎作品。比賽評判及畢業禮主禮嘉賓包括: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中銀人壽品牌及企業傳訊總監焦揚女士、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女士,以及聖雅各福群會副總幹事張穎雪女士。 計劃以推動香港的STEAM1為核心的教育方式教育為目標,透過學習編程,令學童靈活運用所學的STEAM知識,發揮創意和科研精神。計劃於本學年的課程專為高小學童而設,教授他們設計手機應用程式(APP),並引進MIT App Inventor程式語言系統嶄新元素,使學童以創新形式及更有系統地學習STEAM和編程,增進學童在STEAM不同範圍的知識、培育他們對科研的興趣。此外,課程內容涵蓋理財概念,同時加入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中的環境和社會概念,令學童從小養成關懷社區及保護環境的意識,透過編程展現在手機應用程式中,使學童學以致用,亦可在學習和應用中發掘更多創意和樂趣。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在典禮上表示:「我們自2021年推出此計劃以來,加上本學年來自8所學校參與的148名學生,至今共有約460名來自總共17間學校的學生完成了STEAM課程和比賽,成績令人鼓舞。今年『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的比賽新設了環境及社區關懷組別,將同學們對社區的認識融入應用程式之內,令作品創意和實用兼備。我衷心感謝聖雅各福群會和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對計劃的鼎力支持,令更多學童受惠。」 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女士表示:「十分感謝中銀人壽及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繼續支持這項計劃,很高興見到學童在比賽及畢業禮展示了他們的學習成果,更理解理財概念並加以應用,同時亦關心社區的需要。我們期待計劃日後能讓更多學童有機會接觸和學習STEAM,以培養其邏輯思維及解難能力。」 本年度的得獎作品充分展現了學童的無限創意,他們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以遊戲形式應用理財、環保及關懷社會等的概念。例如有學童設計以傾斜手機方向,讓玩家收集可回收塑膠物的遊戲,教育玩家分辨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塑料物,巧妙地結合科技與環保,盡顯學童心思。 「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得獎名單:理財組金獎: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得獎作品:勇士拯救公主大冒險銀獎:東華三院鶴山學校,得獎作品:土豆時裝秀銅獎: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得獎作品:做個理智消費者優異獎:聖公會主愛小學(梨木樹),得獎作品:想要和需要環保及社區關懷組金獎:李志達紀念學校,得獎作品:回收物品知多少銀獎: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蓮社學校,得獎作品:星球保衞戰銅獎:金錢村何東學校,得獎作品:顏色對對碰優異獎:佛教慈敬學校,得獎作品:人人有「塑」質1 STEAM教育是以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和藝術Arts為核心的教育方式

中銀人壽贊助氣候行動國際峰會 推動可持續發展締造共贏
  • 新聞稿
  • 2024年06月28日

中銀人壽贊助氣候行動國際峰會 推動可持續發展締造共贏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今年贊助由世界綠色組織舉辦的「ESG Xchange 2024:ESG氣候行動國際峰會」(國際峰會),與來自世界各地著名機構的重量級代表和講者,深入探討ESG、綠色金融、碳中和科技策略、永續供應鏈和可持續發展投資等重要趨勢和議題。 國際峰會由世界綠色組織舉辦,並邀得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擔任會議夥伴機構。峰會一連兩天於6月27日至28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雲集香港及國際的可持續發展專家、行業領袖和學者,包括國際組織、監管機構、商界、金融界、學術界、環保界以及中小型企業等。國際峰會參會者透過這國際平台,共同就ESG可持續發展及氣候變化議題和最新趨勢進行深入探討,交流切磋並分享經驗和最佳實踐方案,在ESG領域激發新的思維和洞見,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為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於國際峰會揭幕禮致辭時表示:「中銀人壽致力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業務策略與營運之中,透過跨行業夥伴合作,推動綠色金融與節能減碳,並充分利用先進科技,為業務、環境及社會創造共贏。」 今年的峰會吸引了逾1,500名來自本港和世界各地的機構代表參加,透過這個合作和知識交流的國際平台,並展示ESG最新的領先技術,為各參會者創造協作機會及提供ESG解決方案,共同為創造可持續的未來注入新思維和新動力。

  • 新聞稿
  • 2024年05月31日

中銀人壽2024年首季業績踞市場前列 聚焦高質量發展開創業務新里程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今天宣佈2024年首季業務表現卓越,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的新造標準保費為76.17億港元。以新造標準保費計算,市佔率由去年同期的10.53%增至18.63%,穩踞香港人壽保險市場前列。而人民幣保險產品表現一如既往持續領先市場,人民幣新造標準保費達7.55億港元,市佔率為51.17%,續佔市場鰲頭逾10年。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公司聚焦高質量發展,在強化本地保險市場之餘,也會開拓大灣區市場的發展機遇,積極拓展非金融策略夥伴,開創康養生態圈以推進養老金融新領域。此外,也會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繼續投放資源加強數碼平台發展,研發創新多元化產品,提供嶄新便捷的個人化客戶體驗。」他補充說公司將加大力度推動綠色營運及可持續發展,為業務、環境和社會創造價值和共贏。」 中銀人壽副執行總裁及銷售總監張子裘說:「中銀人壽一直為客戶提供周全的人壽及健康保障、財富增值及傳承方案。我們持續擴展多渠道的銷售網絡,發揮與中銀香港『一脈互動』的獨特優勢,成功打造一支具銀行經驗和背景的財富管理團隊,其人均產能和業績均領先壽險市場。此外,我們持續擴充保險專屬代理團隊,推出『中銀人壽港漂精英人才計劃』,加強專屬代理團隊的專業水準和質素,以及經紀渠道的產品及配套;而我們在經紀渠道的銷售額更持續領先市場。」 未來,中銀人壽將以高質量發展及不斷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並響應保監局「對的產品」之倡議,利用金融科技研發針對目標客戶的嶄新產品,滿足市場需要。 註:保險業監管局發表的2024年第1季長期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_7_2024.html 

「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圓滿舉行
  • 新聞稿
  • 2024年05月12日

「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圓滿舉行

「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亞錦賽)雲集120名亞洲頂尖的彈網精英已在本週末於荃灣體育館圓滿舉行,今年7月巴黎奧運資格賽的參賽者也順利誕生,並於今天舉行了頒獎禮。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和品牌及企業傳訊總監焦揚女士出席了頒獎禮,並頒發獎牌予亞錦賽的得獎運動員。 這次「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首度於香港隆重舉行,展示了香港在亞洲體壇的影響力。香港市民除了有機會距離一睹各亞洲彈網精英和亞運會的冠、亞、季軍選手的精彩比賽,更在現場支持中國香港彈網隊運動員,為他們打氣。 中銀人壽致力促進香港體育運動發展,是次與中國香港體操總會攜手為香港市民呈獻亞錦賽這個奧運的資格賽,為本港及亞洲區內彈網運動員提供競技和切磋的機會,也將彈網運動的熱潮和樂趣帶給廣大市民,成功締造了一個健康又充滿活力的香港。 亞錦賽的頒獎禮共頒發了36個獎項,包括男女子組分齡賽各共4組、男女子青年組及成年組金、銀、銅獎項,獎項詳情請瀏覽https://sporttech.io/events/05c4c8b7-7d40-40bc-7d62-8fcd53052ecc/ovs/event/TRA。亞錦賽由中國香港體操總會主辦、文體體育及旅遊局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資助,並獲國際體操聯盟 (FIG) 及亞洲體操聯會 (AGU) 授權。 

「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在港揭幕  亞洲彈網精英雲集爭奪奧運賽資格
  • 新聞稿
  • 2024年05月10日

「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在港揭幕 亞洲彈網精英雲集爭奪奧運賽資格

「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亞錦賽)今天舉行開幕禮暨記者會,為一連兩天雲集120名亞洲頂尖彈網運動員的賽事揭幕。亞錦賽由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冠名贊助、中國香港體操總會主辦,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資助,並獲國際體操聯盟 (FIG) 及亞洲體操聯會 (AGU) 授權。中銀人壽致力促進香港體育運動發展,透過這次亞錦賽為香港青年運動員創造更多發展機會,並藉賽事期間的社區彈網體驗活動增加大眾對彈網運動的認識,親身參與感受彈網運動的樂趣以及為身心帶來的健康活力。 在開幕禮上,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分享道:「市民熱切期待的巴黎奧運即將在7月舉行,中銀人壽很高興與中國香港體操總會攜手為香港市民呈獻亞錦賽這個奧運的資格賽,為本港及亞洲區內彈網運動員提供競技和切磋的機會,也將彈網運動的熱潮和樂趣帶給廣大市民,締造一個健康又充滿活力的香港。」 主辦機構代表中國香港體操總會會長霍啟剛先生太平紳士亦分享道:「這次賽事不僅是彈網運動的盛會,更是加強亞洲地區彈網運動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各位運動員將在這裡展現你們的技術和才華,同時也將通過與來自亞洲各地的優秀選手競爭,共同提高彈網運動的水準和品質。這次亞洲彈網錦標賽的舉辦再次彰顯了中國香港在國際體壇的地位和實力。」 「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首度於中國香港隆重舉行,將於本星期六及星期日(5月11日及12日)一連兩天假荃灣體育館進行,展示香港在亞洲體壇的影響力。亞錦賽雲集來自12個亞洲國家及地區的120名彈網精英在港競技,並爭奪2024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市民除了有機會近距離一睹各亞洲彈網精英和亞運會的冠、亞、季軍選手的精彩比賽,更可以在現場支持代表中國香港彈網隊出戰的運動員。 在開幕禮上,由國際體操聯盟彈網技術委員會委員兼亞洲體操聯會彈網技術委員會主席劉興先生為運動員、教練及裁判進行監誓儀式。而中國香港體操總會榮譽會長貝鈞奇先生亦頒發了委任狀給「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活動榮譽大使,包括北京奧運彈網冠軍何雯娜女士及陸春龍先生,他們並分享了參加奧運比賽的經驗,鼓勵各參賽選手勇於挑戰自我、追求卓越。中國香港體操總會主席馮世富先生、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體育處副部長孫兆敏先生以及國際體操聯盟彈網技術委員會委員兼亞洲體操聯會彈網技術委員會主席劉興先生等也為活動主禮。 「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決賽及頒獎典禮,將於5月12日下午3時半至4時半假荃灣體育館舉行。 大會亦特別在荃灣廣場設置了夢之樂園充氣彈床及彈網體驗活動,讓大人和小朋友到現場親身體驗全城彈起的彈網樂趣,同時為亞錦賽盛事打氣。  

跨界別領袖攜手參加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4慈善賽共襄善舉   推廣企業職人健康兼為香港青少年及STEAM教育發展籌款
  • 新聞稿
  • 2024年04月13日

跨界別領袖攜手參加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4慈善賽共襄善舉 推廣企業職人健康兼為香港青少年及STEAM教育發展籌款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冠名贊助的首個維港馬拉松籌款活動 —「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4」於4月13日圓滿舉行。是次活動得到海濱事務委員會及特區政府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並獲得數十位重量級跨界別領袖攜手參加共襄善舉。籌得的善款將捐贈予全城街馬基金會及聖雅各福群會用作支持青少年發展及STEAM教育項目。 賽事起步禮由「CEO Run總裁跑」開始,成員包括立法會議員及香港體育學院董事局副主席鄭泳舜、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發展局起動九龍東專員靳嘉燕、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馮康醫生、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平機會前主席朱敏健、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始人兼行政總裁魏華星、全城街馬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梁百行、健衡物理治療及專項訓練中心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吳俊霆,以及明報報業有限公司營運總裁高志毅等由灣仔海濱休閒站出發,齊心發揮政、商、社攜手合作的力量,為個人、企業及社會創造共赢、注入正能量。 中銀人壽今年更號召全體員工、並聯動中銀香港同事組成14支企業隊伍參賽,群策群力齊心為香港青少年發展及STEAM教育作出貢獻。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冠名贊助全港首個維港馬拉松慈善賽,結合『政、商、社』的跨界別合作,為社會創造多元價值及共贏。中銀人壽致力履行成爲持份者終身夥伴的品牌承諾,並與社會各界携手合作,透過馬拉松接力跑鼓勵企業員工鍛煉體魄,培養個人抗逆力及加强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健康生態圈,為個人、企業和香港社會注入動力和正能量。」 主辦機構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魏華星表示:「『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4』秉持促進企業職人健康的宗旨,推廣以『使命商業』為本的職場文化,並為企業在履行ESG中『社會責任』方面提供一個絕佳的實踐平台。今年我們的慈善馬拉松首次引入了接力跑元素,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充當跑手,更特設CEO Run,鼓勵企業管理層牽頭作為接力賽的起跑者,身體力行鼓勵員工共襄盛舉。這項活動不僅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福祉和社會責任的雙重承諾,同時也為業界帶來一個企業使命與社會進步共融的兼利方案。」協辦及受惠機構全城街馬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梁百行指:「全城街馬一直透過跑步改變生命,近年更舉辦有關整全身體及心理健康的項目。現更致力於促進員工的身心健康與正向思維,並在『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4』中展現企業對員工健康的重要性。此次馬拉松活動積極鼓勵各企業踴躍參與,讓員工感受健康的重要性,以接力形式完成全程馬拉松,發揮團隊精神,更可幫助其他有需要的朋友,實在很有意義。」 受惠機構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表示:「能成為是次『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4』慈善賽的受惠機構之一,我代表聖雅各福群會致以衷心感謝。正在進行中的新一屆『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承蒙中銀人壽增加捐款,並獲社會福利署旗下『攜手扶弱基金』等額配對支持,令受惠學生人數較上一屆上升逾五成,繼續培育計劃內的學童認識科技、環保及理財等方面知識,提升他們的創造力,加強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裝備好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整個維港馬拉松由灣仔海濱休閒站出發,共分為八段路線,參加的企業團隊需進行接力跑,路線涵蓋了香港各區的海濱路段,參加者在跑步之餘,亦可沿路欣賞不同的社區風貌和維港美景。大會更特設支持加油站,爲參加者加油打氣和提供補給,現場氣氛充滿歡樂和熱誠。現場同時設有嘉年華會,設有多個支持機構的攤位活動,還有青年人組成的表演團體,令所有參加者均度過了一個愉快又別具意義的週末。  

「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  雲集12個亞洲國家及地區逾120名彈網精英來港獻技
  • 新聞稿
  • 2024年04月11日

「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 雲集12個亞洲國家及地區逾120名彈網精英來港獻技

由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冠名贊助、中國香港體操總會主辦,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資助,並獲國際體操聯盟 (FIG) 及亞洲體操聯會 (AGU) 授權的「中銀人壽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將在 2024 年 5 月 11 日及 12日首度於中國香港隆重舉行,雲集來自 12個亞洲國家及地區的120名彈網精英在港競技,爭奪2024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 在今天的活動發佈會上,冠名贊助機構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分享道:「中銀人壽很榮幸能夠冠名贊助首次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屆亞洲彈網錦標賽2024,與中國香港體操總會攜手推動這項匯聚了12個亞洲國家及地區彈網精英的體育盛事。藉此推廣彈網這項具挑戰性又趣味盎然的運動,為香港青年運動員創造更多發展運動潛力和才華的機會,同時培養年輕一代『跳』出框框,挑戰自我,追求卓越,體現『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為香港培養未來彈網精英運動員和奧運獎牌得主作出貢獻。」 主辦機構代表中國香港體操總會會長霍啟剛先生太平紳士亦分享道:「亞洲彈網錦標賽是一個高水準的展示和競爭平台。藉著首次舉辦彈網盛事,我們銳意向本港市民推廣彈網運動、提高認知。同時,讓本地運動員與世界級選手互相交流較量、豐富技巧,並以成為頂尖選手為目標、爭奪獎牌,冀希讓彈網運動晉身為香港體育學院的精英項目。」 大會委任李小鵬先生為活動推廣大使,席間中國香港彈網隊總教練林柏樑率領一眾港隊彈網運動員李冠緯、劉潔瑩和賴舜熺即場獻技,進行一場專業精彩的彈網表演,展示力爭獎牌的實力。 為加強對彈網活動的推廣,主辦機構在4月底開始在全港多個地區設有不同體驗活動,其中4月24日至5月12日會於荃灣廣場設有體驗活動,讓公眾一試彈網趣味。  

中銀人壽 X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啓動全港首個維港馬拉松 為青少年發展及STEAM教育項目籌款
  • 新聞稿
  • 2024年04月03日

中銀人壽 X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啓動全港首個維港馬拉松 為青少年發展及STEAM教育項目籌款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夥拍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舉辦「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慈善賽,為香港青少年發展及STEAM教育項目籌款。 該活動為首個環繞維港的馬拉松慈善籌款活動,將於4月13日舉行,並得到海濱事務委員會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的大力支持,結合「政、商、社」的跨界別合作,為全城街馬基金會和聖雅各福群會的青少年發展及STEAM教育項目籌集資金,並藉活動號召香港企業共同透過馬拉松運動推廣企業職人健康,鼓勵其積極鍛煉身體、強健魄力、培養堅韌以及積極應對挑戰的態度,携手為企業、個人及社會注入正能量、創造共贏,推動香港成爲健康又充滿活力的可持續發展城市。 是次維港馬拉松活動當天,先由來自跨行業高管組成的總裁跑(CEO Run)隊伍在灣仔HarbourChill休閒站啟動賽事,帶領各企業團隊接力完成全長42公里的馬拉松路線,讓每位參賽的CEO一起展現工作以外,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關懷以及對社區的回饋。「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的路線涵蓋香港各區的海濱路段,參加者在跑步的同時,更可沿途欣賞香港不同社區的風貌和維港美景。此外,大會將於當日在灣仔HarbourChill休閒站舉行嘉年華會,讓一衆同事和親友到現場為參加者打氣,還能參加各種有趣的新興運動及體能遊戲,現場還特設「支持加油站」,讓參加者獲得補給之餘,也讓大家為他們加油、打氣兼打卡,一同經歷和體驗美好而難忘的一天。 「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4」詳情如下:日期:2024年4月13日(星期六)時間:上午10:00 時至 下午6:00時(起步禮於上午9:45舉行)起點、終點及嘉年華:灣仔「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細節請瀏覽活動網站:www.harbourmarathon.hk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中銀人壽致力推動跨界別合作,為社會創造多元共贏,青少年教育及發展一向是中銀人壽企業公益項目的重點之一,今次由各企業組成的團隊發揮合作精神,透過馬拉松接力跑不但為青少年發展及教育項目籌款,同時更能鼓勵企業員工鍛煉體魄、培養毅力積極面對人生挑戰,為企業、個人及社會注入正能量,可謂一舉多得。今次我們邀請了來自政、商、體育、醫療、社福、傳媒等界別的高管參加CEO Run,號召各大企業上行下效一起爲職人健康加油打氣,一起成為健康生力軍,令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充滿幹勁和活力。」 主辦機構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魏華星說:「企業健康是現代職場的一個重要議題,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平台,通過參加活動,企業不僅能夠關懷員工的身心健康,並能通過訓練和比賽,增加彼此的聯繫和協作,發揮團隊精神。」 是次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有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鼎力支持。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表示:「海濱事務委員會致力推動維港海濱發展,我們積極提升海濱活力並鼓勵市民參與身心健康的活動。『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4』圍繞著維港美麗的海濱,串聯各區不同的景色,同時拉近市民與水體的距離,將為參加者帶來難忘的體驗。」 參加CEO Run的重量級跨行業領袖來自政府、商界及社福界,包括立法會議員及香港體育學院董事局副主席鄭泳舜、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平機會主席朱敏健、發展局海濱事務專員李愷崙、發展局起動九龍東專員靳嘉燕、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馮康醫生、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健衡物理治療及專項訓練中心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吳俊霆、明報報業有限公司營運總裁高志毅、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執行董事胡志君、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香港青年獎勵計劃總幹事陳潔儀、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魏華星,及全城街馬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梁百行等,齊齊身體力行共襄善舉,推動企業職人健康,携手為企業、個人及社會共贏作出貢獻。 

「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以嶄新面貌為香港STEAM教育注入新動力
  • 新聞稿
  • 2023年11月16日

「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以嶄新面貌為香港STEAM教育注入新動力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合辦的「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下稱「計劃」)今天宣佈2023-2024年度計劃正式啟動。本年度計劃增設嶄新元素,在課程設計及教學內容方面引進國際著名學府發明的概念,使學生能以創新形式更有系統地學習STEAM和編程,培養創科精神,令他們在STEAM的學習和應用中發掘更多創意和樂趣。 計劃自2021年推出,旨在推動香港的STEAM1教育,為聖雅各福群會旗下以基層學童爲對象的「助學改變未來服務」注入新動力,爲香港學童度身設計科技應用與創意兼備的編碼課程,透過靈活運用所學的編程知識,發揮創意和科研精神。此外,課程糅合環保和理財教育元素,讓學童從小建立愛護環境的意識及培養他們的理財觀念,促進學童的全人發展。計劃至今已惠及約310名基層學童。 新的計劃為期三年,獲社會福利署旗下「攜手扶弱基金」的等額配對支持,預計未來將再惠及480名學童,使總受惠學生人數接近800名。 本年度計劃的課程為高小學童而設,利用具國際水平的教材,教授學童如何透過設計手機程式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及理財概念加以推廣,例如宣傳低碳小貼士。除教授學生編寫手機應用程式外,亦會讓學童認識如何把應用程式(APP)連結其他STEAM工具,如micro: bit微型電腦,亦會運用輔助工具,幫助學童了解邏輯概念,例如條件式、序列等,把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化,幫助他們將知識融會貫通,增加學生對STEAM的應用和創新。 中銀人壽品牌及企業傳訊總監焦揚女士表示:「中銀人壽致力推動以教育為重點的企業公益項目。這個計劃推出以來廣受學校和學生的歡迎,同時配合香港的STEAM教育需要,為缺乏所需器材和資源的學校和家庭提供學習編程和應用STEAM知識的機會。學生也可從小發掘自己的科研興趣,發揮創意和才華。我們期望該計劃能吸引更多跨界別合作,攜手為香港STEAM教育和創科發展作出貢獻。」 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女士表示:「十分感謝中銀人壽及攜手扶弱基金的支持,令計劃得以在未來三年繼續舉行。對於學童而言,創科知識、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以及理財概念,在未來愈趨重要。我們期望這項計劃可以幫助學童裝備好自己,同時提升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意念,並加強他們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參與學校的學生和代表出席今天舉行的「2023-2024年度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開幕禮,現場設有體驗活動,讓大家進一步認識計劃的課程內容。 1 STEAM教育是以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和數學Mathematics為核心的教育方式。 

「大家減齡」與Toby攜手合作 推出碎片化客製服務優惠 全方位支援港人生活需要
  • 新聞稿
  • 2023年10月16日

「大家減齡」與Toby攜手合作 推出碎片化客製服務優惠 全方位支援港人生活需要

由中銀人壽全力策動的「大家減齡」今天宣佈與全港大型服務配對及資訊平台Toby成為戰略合作夥伴,透過Toby全方位服務平台資源提供便捷的服務及健康方案,針對照顧者、年長父母及上班一族的生活模式和家庭崗位的需要,涵蓋不同日常生活場景如看護及照顧、健康飲食、家居服務等範疇,讓用戶隨時隨地享受無憂生活。  這個碎片化客製服務,將全方位改革生活形態,助生活節奏急促兼工時較長的香港人一臂之力,同時關注和配合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的「三文治世代」的生活需要,讓他們在抽時間照顧家庭或處理其他大小事務時更輕鬆靈活,減輕或因龐大生活壓力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大家減齡」與Toby希望針對用戶於人生各階段的身心靈需求,運用雙方平台推動健康生活,讓用戶與親朋好友在追求快樂及健康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從而改善社會大眾整體的身心靈健康。 「大家減齡」項目總監魏志煒先生表示:「在現代繁忙的大都會中,大眾未必有足夠時間尋求社會資源以減輕各種生活負擔。通過結合『大家減齡』的科技創新平台和健康生態圈夥伴合作的力量,加上Toby的多元化線上服務配對資源,我們希望幫助用戶獲取觸手可及且價格相宜的優質服務,協助大家應對日常生活上的各種需要。我們很高興與Toby的理念一致,未來Toby將為『大家減齡』提供更多貼心的客製化服務,希望幫助用戶改善健康之餘,更能促進跨代共融、提升家庭凝聚力。」 Toby總經理洪銘蔚稱:「是次與『大家減齡』合作,我們冀透過其獎賞程式的社交遊戲元素,進一步普及客製服務概念,把健康體驗推廣至更多家庭。Toby根據其平台目前較受歡迎的『日常家務』及『看護及照顧』服務範疇,設計及制定首階段的健康方案,預計『大家減齡』和Toby兩個平台合共超過100萬會員受惠。」 這項服務針對港人生活模式,在首階段提供三大健康方案,配合照顧者、年長父母及上班一族的需要,提供由健康飲食到家庭照顧服務,全方位提升大眾的身心靈健康。 「TOBYCares」:為全方位支援有需要的長者,TOBYCares特設長者護理及上門老人照顧服務,由日常看護、起居護理到長者陪診都一應俱全。此方案藉著一站式且貼心的長者照顧服務,分擔三文治世代的重擔,讓他們有一個喘息的空間,從而提升他們的身心靈健康。「爸媽Chill賞唞」:為協助「大家減齡」會員更有效管理家庭事務,從而節省時間及增進親子關係,會員現可在「大家減齡」獎賞程式兌換Toby的「『掃』走疲勞-家居清潔服務」及「減齡魔術手-上門按摩服務」,足不出戶就可舒緩痛症及疲勞問題,同時創造潔淨家居空間,全方位提升父母生活質素。「食住瘦三部曲」:港人經常因生活忙碌而缺乏時間烹調健康飲食,又不太懂得如何配搭食材,長遠來說容易導致營養不均。「食住瘦三部曲」提供「健康教煮」服務,由專業家務助理上門指導及烹調營養學家的特製餐單,讓會員與一家大小分享健康美味的菜餚之餘,更能感受溫馨細膩的人情味道,改善飲食平衡。 現凡在推廣期內新登記成為「大家減齡」會員並輸入專屬推廣碼「TOBYCARES/TOBYCHILL/TOBYCOOK」(三選一),即可獲Toby港幣80元折扣券迎新優惠1,體驗以上健康方案。中銀人壽並非服務之供應商,有關服務由個別獨立供應商提供,受其供應商所規定的條款及細則約束。更多有關詳情,請參閱Toby官方網站https://www.hellotoby.com/zh-hk/article/offer/大家減齡-健康生態圈。 1 推廣期為2023年9月25日起至2023年12月31(包括首尾兩日)。以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每位新會員只能享用一次迎新優惠。數量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中銀人壽與黃金時代基金會發表香港《養老白皮書》
  • 新聞稿
  • 2023年08月08日

中銀人壽與黃金時代基金會發表香港《養老白皮書》

香港人口老化挑戰日趨嚴重  2024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  號召長者、照顧者共同規劃    促進跨界別合作推動養老產業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與黃金時代基金會今日聯合發表《攜手共建第二人生》白皮書,探討香港長者與照顧者的角色、痛點和需求。就白皮書進行的調查發現,除長者之外,照顧者亦同樣需要重視和關懷,基於兩者對長者退休生活的現況與期望的認知存在差異,照顧者亦應參與部署長者的退休規劃,以作及早安排,社會各界應加強合作參與推動安老服務的發展,共建「年齡友善」城市。 根據香港統計處的資料,預計香港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佔比在2024年將超過21%,步入「超高齡社會」,而香港人平均壽命也長年高踞世界首位。根據聯合國今年年初的人口分析,預計至2050年,香港將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即每2.5名港人就有一位長者,應對人口老化問題已變成刻不容緩。為深入了解香港長者的退休生活現況,以及長者與照顧者在養老和護老上的歷程、痛點和需求,中銀人壽與952名中產或以上家庭的退休人士及照顧者進行定量研究調查,並為在職照顧者進行家訪,以作定質研究。 是項白皮書由中銀人壽與黃金時代基金會聯合發佈,並獲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教授及香港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教授提供專家意見。根據調查結果,研究團隊構建「長者樂活指數」,涵蓋長者生活四大範疇,包括:健康、財政、家庭及關係以及社區支援,以了解長者對現時生活的滿意程度。調研結果顯示:透過白皮書調研而建立的「長者樂活指數」結果為6.0分(10分滿分),當中健康及社區支援的滿意程度相對較低;雖然大部分長者有定期身體檢查,但有超過9成擔心重症風險,有超過8成擔心肢體活動能力及記憶和認知能力;亦有超過6成擔心自己的心理健康;35-50歲是照顧者規劃退休的黃金時間,這階段照顧者應部署自己的退休計劃,亦是適當時機與父母共同規劃他們的退休和養老生活。 調查發現,超過八成(81%)受訪長者表示滿意現在的生活,但只有六成(63%)照顧者認為他們的父母滿意現在的生活。80歲或以上長者的照顧者更只有46%認為父母滿意目前生活。當長者的年紀越大,長者與照顧者對長者生活滿意度的認知差距越大,這種差異或影響照顧及規劃上的需要,或令出現突發狀况時未能及時作出應對安排。 在財政上,雖然73%的受訪長者對自己的財務安排感到滿意,但他們仍有財務上的憂慮。大約一半受訪長者只以退休前每月支出為養老儲備作粗略計算,更有40%表示他們沒有計算或為養老作財務準備,可見他們並未認真地為未來的各樣開支作周詳部署。 在受訪的照顧者當中,85%為「三文治世代」,他們既有自己的事業,亦需照顧自己的家庭及年長父母。有超過五成(52%)的照顧者表示擔心未來照顧父母所需支出會影響他們的財務計劃或儲蓄。因此,白皮書結果顯示35至50歲為照顧者規劃退休的「黃金時間」— 指照顧者在這階段既應作出自己的退休規劃,亦是適當時機與父母共同規劃他們的退休和養老生活,這樣不但可減低長者未來養老生活的不確定因素,同時也能提高照顧者提早規劃自己未來退休生活的意識。應考慮相關規劃: 在照顧和規劃上提早參與和準備的重要性;預防和管理相關風險,包括財務、健康和環境風險;持續學習以提升退休和養老生活的能力;探索並了解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以提升退休和養老的生活質素。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藉著今次的白皮書,中銀人壽希望能夠喚起社會各界關注人口老化帶給個人及社會的深切影響,同時結合商界、社福界和學術界的知識和經驗,共同參與香港的養老服務發展,由此推動安老生態圈轉型,令各界一起發揮協同效應,使長者、家庭照顧者及整個產業皆能受惠。我們期望能藉此建立香港成為『年齡友善』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屬、和老有所為作出貢獻。」 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暨主席容蔡美碧女士指出:「面對人口高齡化的重大挑戰,企業應利用商界智慧和策略,滿足中老年人的新需求,達到『商社共生』、『商社共贏』的效益。」 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教授認為:「照顧者以女性,中高齡居多,在照顧路途中經濟支出大,希望各界共同認同照顧者的貢獻,支援照顧不離職,更好兼顧工作及家庭。」 白皮書亦就未來養老服務提出新的思考,即以「保險+養老服務」合作推動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將退休規劃視為風險管理,構建綜合風險評估及管理體系;強調照顧者一同參與長者的養老規劃,因為「今天的照顧者就是明天的長者」,提早作出部署對自身及下一代均有裨益;並為退休長者推行持續教育以提升退休規劃水平,探索「保險+服務」的模式,以及推進大灣區養老服務協同聯動發展,提升兩地長者生活質素。

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及社署攜手扶弱基金合作 推動STEAM教育   培育創科人才
  • 新聞稿
  • 2023年06月21日

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及社署攜手扶弱基金合作 推動STEAM教育 培育創科人才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攜手舉辦的「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下稱「計劃」)今天舉行了2022-2023年度比賽暨畢業禮,並由評判即場選出年度得獎作品。 「計劃」以推動香港的STEAM1教育為目標,透過編碼課程,令學童靈活運用所學的STEAM知識,發揮創意和科研精神。此外,課程中也加入環保元素,讓學生們從小養成愛護環境的意識和習慣。自2021年推出「計劃」以來,共有來自11間學校近310名基層學童受惠。 中銀人壽品牌及企業傳訊總監焦揚女士在典禮上表示:「中銀人壽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責任,透過跨行業合作,攜手為社會創造多元價值和共贏。教育是我們企業公益項目的重點之一,我們很高興能夠與聖雅各福群會一起合作,為香港STEAM教育的發展作出貢獻,藉著編程學習,為同學們撒下科技和創新的種子,培育他們成為創科人才。我們也非常感謝社會福利署旗下的攜手扶弱基金,他們的鼎力支持令計劃惠及更多學童。」 該「計劃」的課程涵蓋初小及高小組別。小二至小三學童參加「編程及環保機械車工作坊」,學習不同的編程技巧,並利用回收物料製作機械車;當中有以海洋主題為造型的機械車,啟發學童思考垃圾對海洋造成的危害。而小四至小六的學童則參加「人工智能及理財程式工作坊」,學童們學習編程技巧,並設計應用程式以幫助弱勢社群,同時學習理財知識和應用。除此之外,學童也透過製作二手物品交換的應用程式,從中學習環保概念。 聖雅各福群會助理總幹事張穎雪女士表示:「十分感謝中銀人壽及社會福利署的攜手扶弱基金對這項計劃的支持,令同學們有機會接觸STEAM的知識及應用。今天的比賽及畢業禮除了讓學童互相學習,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作品展示了無限創意及對社會以至環境的關懷。我們期望計劃能啟發學童繼續創新,並在日後學以致用。」 本年度的得獎作品不但充分展現了同學們的無限創意,同時也看到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地取材進行升級再造的才華。參賽的作品均運用不同素材,如紙包飲品盒、微型電腦及組合件、伺服馬達、LED燈以及彩虹電線等電子物料,琳琅滿目,盡顯同學們的心思,巧妙結合科技和環保在日常生活中。 1STEAM教育是以科學 Science、科技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數學 Math和藝術 Arts為核心的教育方式。

中銀香港與中銀人壽攜手推出全新財富傳承方案 滿足高資產淨值客戶對財富增值及傳承的需要
  • 新聞稿
  • 2023年05月09日

中銀香港與中銀人壽攜手推出全新財富傳承方案 滿足高資產淨值客戶對財富增值及傳承的需要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與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合作推出全新「瑆鑽私人財富終身壽險計劃」1,致力為「私人財富」2客戶提供集保障、財富增值及傳承於一身的專屬保險理財方案,滿足高資產淨值客戶對財富傳承保障日益增長的需求。中銀香港「私人財富」更邀請了殿堂級歌手李克勤擔任品牌大使,其在音樂領域追求專業的理念與「私人財富」致力提供專業財富管理服務的精神如出一轍。 中銀香港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何偉文表示:「中銀香港『私人財富』推出3年以來,業務穩步增長。截至今年 3月,客戶數目按年上升逾3成;資產管理規模亦增長近3成。在客戶資產配置中,我們留意到『私人財富』客戶愈來愈關注自身及家庭的保障,尤其重視財富傳承。本行首季新投保傳承類保障產品的客戶人數按年上升逾1倍,隨著內地及香港在年初逐步通關,其中新投保這類產品的跨境客戶人數更按年上升逾7倍,反映本地及跨境客戶同樣重視財富傳承及增值。『私人財富』未來將持續為高資產淨值客戶制訂合適的傳承方案及配套,全面照顧客戶個人、事業、家庭的不同需要。」 中銀人壽副執行總裁及銷售總監張子裘表示:「中銀人壽與中銀香港盡享聯動優勢和協同效應之利,帶動中銀人壽的保險業務自2020年起穩踞市場三甲3,尤其是人民幣保險產品一直領先市場,新業務價值也持續上升。為配合客戶對傳承及高資產淨值產品的殷切需求,特别推出度身訂造的『瑆鑽私人財富終身壽險計劃』,讓中銀香港『私人財富』客戶做好財富增值及資產傳承,安享黃金歲月。此計劃為終身分紅型人壽保障計劃4,首日保證現金價值高達已繳保費的80.4%5,保單生效即為客戶提供較高比例的保證身故賠償。此計劃亦配合不同人生階段需要,當客戶過渡至其黃金歲月,便會把重心轉移至提供潛在財富增值,以獲取較高的潛在回報,協助客戶規劃退休生活及傳承安排。」 瑆鑽私人財富終身壽險計劃」提供簡易核保選項6,投保人只需回答4條簡單的健康問題,無需進行體檢,大大縮短投保時間。此計劃提供靈活的保費繳付方式,可一筆過預繳兩年保費以尊享保證6%預繳保費年利率7,或選擇分兩年繳付保費。於推廣期內投保,更可享1%首年保費折扣8。 中銀香港「私人財富」提供「1+10」專業團隊服務,以資深客戶經理為核心,配以客戶經理助理及其他領域專才,包括外間傳承顧問、按揭顧問、財富顧問、外匯專家、保障專家、信貸諮詢專隊、證券專員、跨境專家及禮賓服務專員,致力為客戶提供相關專屬服務。 有關「瑆鑽私人財富終身壽險計劃」詳情, 請瀏覽:www.boclife.com.hk/tc/product/star-legacy-private-wealth-whole-life-plan.html 備註:1. 瑆鑽私人財富終身壽險計劃」由中銀人壽承保,中銀香港為中銀人壽委任的主要保險代理機構。2.「私人財富」的服務對象為資產淨值達港幣800萬元或以上的客戶。3.自2020年起,以新造標準保費計算的數據。數據參考保險業監管局就香港長期保險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內有關新造直接個人人壽的業務資料。4. 本計劃為分紅保單,惟終期紅利(如有)並非保證,並可能不時被調整,而過往表現亦非未來表現的指標,實際獲發的金額可能較估計為高或低,中銀人壽有權隨時作出更改。退保時之終期紅利(如有)只會於退保時派發。身故時之終期紅利(如有)只會於受保人身故時派發。退保時之終期紅利與身故時之終期紅利的紅利率並非相同。有關詳情請參閱建議書內的說明摘要、向主要保險代理機構分行職員查詢或瀏覽以下網址:www.boclife.com.hk/ps。5. 適用於所有歲數、性別及居住國家/地區組別A的非吸煙人士,並以預繳形式一筆過支付保費投保「瑆鑽私人財富終身壽險計劃 – 精萃」(正常核保版本),且已反映6%預繳保費年利率及1%首年保費折扣優惠。該數據取至小數點後1位數及僅供說明之用,有關詳情請參閱建議書內的說明摘要。6.簡易核保版本的「瑆鑽私人財富終身壽險計劃 – 尊尚」受推廣期所限,及須符合中銀人壽當時的核保規則及指引和相關規定,有關詳情請聯絡主要保險代理機構分行職員。正常核保版本及簡易核保版本的保費、保單價值及身故賠償有所差異。有關保費、保單價值及身故賠償的詳情,請參閱保險建議書。7. 適用於選擇年繳方式繳付保費並一筆過預繳保費的保單。8. 首年保費折扣優惠受推廣期及有關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上載於中銀人壽網頁「最新客戶推廣」優惠之宣傳單張。

中銀人壽香港超級聯賽2022-2023年度冠軍順利誕生
  • 新聞稿
  • 2023年05月08日

中銀人壽香港超級聯賽2022-2023年度冠軍順利誕生

「中銀人壽香港超級聯賽2022/2023」年度冠軍於5月7日順利誕生,由傑志蟬聯奪魁,並將代表香港出戰亞洲聯賽冠軍盃。 「中銀人壽香港超級聯賽」由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冠名贊助,為公司的旗艦社會公益項目之一,公司透過支持該體壇盛事回饋社會,推動本港足球發展,培育足球精英,同時將足球運動推廣至社區,鼓勵大家透過運動鍛煉體魄,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發揮正能量!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中銀人壽一直致力推動本港體育運動的發展,透過與中國香港足球總會的夥伴合作,培育足球運動員,為提升足球水準和發展出一分力。我們衷心恭賀全體球隊及球員,他們的共同努力令今屆賽事精彩萬分,亦祝願一眾足球精英在新一季賽事再創高峰。」 今屆港超聯共有十家球會角逐各賽事獎項,經過十隊雙循環共十八週賽事而圓滿結束。冠軍爭霸戰當日全場爆滿,約有6,500名球迷在現場為雙方健兒打氣。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與品牌及企業傳訊總監焦揚到場見證今屆冠軍的誕生,並獲邀與中國香港足球總會會長霍震霆先生及該會主席貝鈞奇先生一起擔任頒獎嘉賓,為球員頒發今屆獎項。 

中銀人壽全力支持數碼共融 榮獲2022-2023「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金獎
  • 新聞稿
  • 2023年04月24日

中銀人壽全力支持數碼共融 榮獲2022-2023「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金獎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推動平等共融的工作再獲嘉許,公司榮獲「2022-2023年度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金獎,表彰中銀人壽在網站設計和功能方面更臻完善,全力配合公眾對無障礙網頁的需要,提升無障礙網站的體驗,透過數碼應用,為建構關愛共融的社會作出貢獻。 中銀人壽品牌及企業傳訊總監焦揚代表公司於2023年4月24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領獎。公司對連續獲得2020-2021及2022-2023年度殊榮感到鼓舞。中銀人壽致力實踐數碼共融,透過持續優化網站設計和功能,為有特殊需要的網絡使用者如視障人士等創造便利,令所有使用者都能便捷地瀏覽網上資訊及使用相關服務。「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由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主辦、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協辦,並由平等機會委員會擔任獨立顧問,旨在宣揚共建網絡無障礙城市及傷健平等共融的社會,並表揚實踐有關工作的企業。 中銀人壽在優化網站方面屢獲國際殊榮,獲國際多媒體機構Academy of Interactive & Visual Arts頒發2022年「w3 Awards」銀獎,第28屆「The Communicator Awards – 2021 Distinction Winner」優異獎,以及由國際網絡營銷協會Web Marketing Association頒發「2022年最佳保險網頁」。 中銀人壽一向重視可持續發展,致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透過跨行業夥伴合作,策劃多元化的企業公益項目,促進教育、環保、青少年、基層及社區发展,與各界攜手創造社會價值,締造共贏。

中銀香港與中銀人壽攜手優化手機版「延期年金計劃(固定年期)」 迎合年輕客戶投保需求
  • 新聞稿
  • 2023年02月28日

中銀香港與中銀人壽攜手優化手機版「延期年金計劃(固定年期)」 迎合年輕客戶投保需求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的客戶意見調查顯示,逾5成受訪客戶表示了解自己退休的需要,其中近6成為年齡40歲或以下的客戶,中銀香港與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為此優化手機版「延期年金計劃(固定年期)」,將投保年齡由40歲降低至30歲,協助更多年輕客戶及早為退休生活未雨綢繆。 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助理總經理兼保險業務主管李健興表示:「根據本行進行的客戶調查顯示,在眾多保險產品中,有30%受訪者於過去兩年曾購買年金產品,顯示客戶開始認識到投保年金能為退休生活帶來保障;而53%的受訪者則會考慮於線上投保延期年金產品。隨著更多年輕客戶有意對退休的財富管理作出長遠規劃,加上投保合資格延期年金可享稅務優惠,本行聯同中銀人壽降低手機版『中銀人壽延期年金計劃(固定年期)』的投保年齡,而此計劃亦是市場唯一透過手機銀行投保的合資格延期年金產品,藉此配合客戶愈趨數碼化的理財習慣。」 中銀人壽市場及產品發展總監魏志煒表示:「香港的人口持續老化,為應對長壽帶來的財務風險及通脹等因素,及早做好退休規劃便愈顯重要。中銀人壽延期年金計劃(固定年期)備有不同年金入息期的計劃選擇,在增加潛在回報之餘,亦讓客戶更易於掌握預算,為退休生活建立穩定的現金收入。中銀人壽將繼續因應市場發展及客戶需求,推出及優化不同壽險計劃,以配合客戶不同的保障需要。」投保「中銀人壽延期年金計劃(固定年期)」只需繳付5年保費,從50歲起便可領取10年每月100%全保證年金入息,年度化保證回報率由1.54%至2.38%,並提供多種保單貨幣選擇,包括港元、美元及人民幣。此計劃是合資格延期年金產品,成功投保的客戶每年可就合資格延期年金的保費和可扣税強積金自願性供款之每年可扣稅上限為合共港幣60,000元。「中銀人壽延期年金計劃(固定年期)」月繳保費低至港幣3,500元,由即日至2023年3月31日或之前成功投保此計劃,更可享首年保費折扣優惠低至8折,折扣後首年平均每日保費低至港幣94元。 此外,中銀人壽亦提供「中銀人壽延期年金計劃(終身)」,同為合資格延期年金產品,投保人可由60歲起獲派發終身每月保證年金入息,成為客戶對沖長壽帶來之財務風險的選擇;計劃同時提供非保證紅利,讓客戶可兼享潛在回報。此計劃提供兩種不同年金保費繳付年期的選擇,讓客戶可更靈活為日後退休生活作出理想安排。 備註:• 以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或瀏覽中銀香港網頁。於首年保費折扣優惠下獲扣除的保費金額均不會被視作已繳保費而計算在扣稅限額內。• 中銀香港於去年10月31日至11月14日期間,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近400名18歲至60歲個人客戶。

中銀香港與中銀人壽推出「家傳戶曉終身壽險計劃(享逸版)」 簡化投保流程以提升客戶體驗
  • 新聞稿
  • 2023年02月20日

中銀香港與中銀人壽推出「家傳戶曉終身壽險計劃(享逸版)」 簡化投保流程以提升客戶體驗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與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推出「家傳戶曉終身壽險計劃(享逸版)」,增設超簡易核保流程,縮短客戶投保時間;同時設有高達投保額300%的人壽保障和額外意外身故賠償,為客戶提供周全保障。 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助理總經理兼保險業務主管李健興表示:「根據本行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中銀香港終身壽險業務保費按年錄得接近三成升幅,可見客戶對此類保障計劃具有一定需求。『家傳戶曉終身壽險計劃(享逸版)』提供終身人壽保障,同時透過長線回報穩步累積財富,讓客戶可享長遠充足保障。隨著內地與香港全面復常,內地居民可親身來港,因應自身及家庭需要配對合適保險產品,中銀香港將與中銀人壽繼續緊密合作,持續豐富及優化產品系列,以配合客戶不同的財務目標及保障需要。」 中銀人壽市場及產品發展總監魏志煒表示:「『家傳戶曉終身壽險計劃(享逸版)』為升級版計劃,簡化了醫療核保問題,大大縮短客戶親身到分行投保申請的時間,有助提升客戶整體體驗及滿意度。此外,中銀人壽以家庭為本位的終身保障及財富傳承計劃,包括『薪火傳承終身壽險計劃』及為高端客戶而設的『盛世傳承萬用壽險計劃II』,亦廣受客戶歡迎,中銀人壽將持續為客戶規劃全面且長遠的家族傳承及保障方案及優化流程,協助客戶規劃安穩未來。」 由即日起至3月31日期間(包括首尾兩日),成功投保「家傳戶曉終身壽險計劃(享逸版)」的客戶,可享5%首年保費折扣優惠。另投保『薪火傳承終身壽險計劃』三年繳大額保單可享高達20%的首年保費折扣。此外,中銀香港與中銀人壽推出一系列保險專屬優惠,包括適用於新客戶的『投保大激賞』推廣活動,客戶於推廣期內成功投保指定中銀人壽保險計劃,有機會獲得港幣1,500元BoC Pay超級市場電子現金券。私人財富客戶於分行完成資產配置取向問卷後,可享港幣2,000元K11 Musea商場購物禮券等專屬禮遇。 以上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或瀏覽中銀香港網頁。

「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2」順利舉行  善款支持青少年體育發展計劃 凝聚社區正能量
  • 新聞稿
  • 2022年12月23日

「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2」順利舉行 善款支持青少年體育發展計劃 凝聚社區正能量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夥拍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推出本港首個虛擬慈善維港馬拉松 — 「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2」(慈善維港馬拉松)已圓滿舉行,所籌得的善款將支持近百名青少年參與非牟利慈善團體「全城街馬基金會」的跑步訓練計劃,藉運動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為期一個月的慈善維港馬拉松連繫社區各界,獲得跨界別領袖和大眾支持,身體力行實踐「跑出健康、跑出關懷」的宗旨。在11月19日至12月18日期間,一眾參加者自由選擇時段完成共約42公里的維港兩岸跑遊路線,按著自己的節奏一邊跑步強健體魄,一邊探索兩岸的社區魅力,同時為本港的基層社群及青少年發展工作籌款,透過步履傳遞關愛和正能量。多位跨界別領袖更在活動首天(11月19日)率先領跑,參與總裁跑(CEO Run)活動,由灣仔「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出發,為慈善帶頭出力。  是次慈善維港馬拉松所籌得的全數善款將會用作培育青少年,支持他們參與「全城街馬基金會」的跑步訓練計劃,學習體育精神以鍛鍊身心,從而協助全人發展,建立正向思維。受助計劃包括「街跑少年」Youth.ROC計劃、「街跑一隊」Youth.ONE計劃、「SEN跑步」計劃及「BEE自家教練」,將達近百名青少年可受惠。  中銀人壽為是次慈善維港馬拉松的獨家冠名贊助機構,一直致力推動企業公益項目,透過跨界別合作為社會創造共享價值,為促進和諧共融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出一分力。 

香港首個虛擬維港慈善跑「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2」
  • 新聞稿
  • 2022年11月19日

香港首個虛擬維港慈善跑「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2」

籌款助弱勢社群及青少年體育發展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宣佈夥拍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推出本港首個虛擬慈善維港馬拉松 — 「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2」(BOC Life Hong Kong Harbour Marathon 2022)(慈善維港馬拉松),以「跑出關懷、跑出健康」為口號,希望藉「賞跑-賞香港」這個主題,連繫社區並鼓勵公眾一起透過馬拉松這項有益身心的體育運動,推廣身心健康對個人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參與活動既能欣賞香港的美麗景致和獨特之處,又能為本港的基層社群及青少年發展工作籌款,別具意義。  慈善維港馬拉松於今天 (11月19日) 假灣仔「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舉行啟動典禮及跨界領袖CEO Run,為這項健康和慈善元素兼備的活動揭幕。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聯同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創始人兼行政總裁魏華星先生、全城街馬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梁百行先生以及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先生共同主持啟動儀式,並邀得多位跨界別領袖參與總裁跑(CEO Run),為慈善跑打響頭陣,身體力行共襄善舉。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中銀人壽致力推動企業公益項目,資助青少年的教育及發展。這次冠名贊助香港首個虛擬維港慈善馬拉松,不但能宣揚運動對提升身心健康的重要,同時透過跨界別合作,創造社會共享價值,建立身心健康、和諧共融的社會,同時為青少年體育發展項目籌款,真可謂一舉多得。」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魏華星先生表示:「SVhk一直透過與不同界別機構組織協作,為香港帶來更多希望和動力。是次與中銀人壽攜手舉辦慈善維港馬拉松,鼓勵大家透過跑步探索維港兩岸沿線社區面貌,以一個嶄新角度去連結人和地,成就一個更多元更有活力的城市。」  是次活動所籌得的善款將全數捐予非牟利慈善團體「全城街馬基金會」,支持本港青少年體育發展項目,以運動精神培育青少年,為他們的身心發展作出貢獻。  「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2」獲海濱事務委員會全力支持舉辦。海濱事務委員會主席吳永順先生表示:「海濱事務委員會致力提供機會予市民以多角度認識及享受海濱,包括跑步、休息同玩樂。是次慈善維港馬拉松無疑是一個良好渠道,令到市民可以重新認識維港,讓海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中銀人壽維港馬拉松2022」為期一個月,由2022年11月19日至2022年12月18日期間進行,是全港首個環迴維港一周的馬拉松路線,以「賞跑。賞香港」為題。六段建議跑遊路線貫穿港九兩岸,全長約42公里:九龍段由西九至觀塘、港島段由鰂魚涌至卑路乍灣。參加者可自行決定一口氣或分段跑畢全段跑遊路線。跑遊路線除了能啟發大眾對街跑的興趣,亦能鼓勵跑手沿維港兩岸走進港九各區探索,欣賞不同社區面貌、支持特色小店,除為基層及青少年發展項目籌款外,也能以行動推廣本地旅遊發展。  報名及了解更多活動安排,請瀏覽 www.harbourmarathon.hk。 

中銀人壽夥拍香港青年獎勵計劃舉辦「圖出山野 中銀人壽慈善賽2022」為青年發展籌款 為香港培育人才
  • 新聞稿
  • 2022年11月13日

中銀人壽夥拍香港青年獎勵計劃舉辦「圖出山野 中銀人壽慈善賽2022」為青年發展籌款 為香港培育人才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中銀人壽) 夥拍香港青年獎勵計劃(AYP)舉辦的「圖出山野 中銀人壽慈善賽2022」 (慈善賽) 於11月13日舉行,為青年發展籌款。此外,透過獨家冠名贊助這項集體能、計劃及判斷力於一身的長途越野定向活動,培養青年人勇於接受挑戰、發揮潛能、團隊合作以及迎難而上的毅力和精神,同時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全人發展機會。本屆慈善賽是主辦機構、政府部門、商界、義工及圖出山野籌委會攜手合作的成果,邀得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先生、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及香港青年獎勵計劃理事會主席郭永亮先生共同主持鳴槍起步禮,並獲470人超過150支隊伍踴躍參加,青少年參加人數也達歷屆之冠。  作為活動的獨家冠名贊助機構,中銀人壽組成17個跨部門團隊全力支持參與是次慈善賽,讓員工們藉此機會提升身心健康、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之外,同時為香港青年培育和發展的籌款工作盡一分力。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中銀人壽致力推動本港青少年的教育和發展,透過以STEAM、創科、ESG和體育為主題的多元化企業公益項目,為他們提供全人發展的機會,這與香港青年獎勵計劃培育青少年發展的理念一脈相承。我們希望透過支持本屆的圖出山野慈善賽,培養青年人敢於接受挑戰、勇於承擔及堅毅不屈的品格和精神,成為香港未來的社會棟樑。此外,也鼓勵大家積極運動、鍛煉身體,推廣身心健康對個人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理事會主席郭永亮表示:「這次慈善賽能夠順利以實體形式進行,除了感謝中銀人壽的全力支持,也要感謝政府部門、贊助商、支持機構、各個執行處和支部、義工及圖出山野籌委會等全方位的鼎力合作和協調。AYP 這次特別推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青年挑戰盃』,邀請 25 間中學和青年機構參與,期望鼓勵更多青年人能夠跳出舒適圈,透過這個團體定向比賽發揮團隊精神,學習在困難中建立自信及勇氣。今年青年人的參與人數也是歷屆比賽之冠,成績令人鼓舞。」  「圖出山野」Rogaine運動由AYP自2007年引入香港,已發展成為AYP的年度大型籌款團隊定向比賽,為支持青年發展工作籌募經費。比賽分2至4人一組,進行6小時及3小時的奪分式長途越野定向比賽,全方位考驗參加者的體能、計劃和判斷力,鼓勵青年人發揮潛能、勇於面對困難及接受挑戰。  「圖出山野 中銀人壽慈善賽2022」詳情請瀏覽活動網站:https://www.ayp.org.hk/support/rogaine/

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攜手為STEAM教育創新猷
  • 新聞稿
  • 2022年10月20日

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攜手為STEAM教育創新猷

推科技創意兼備「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培養學生成為ESG科創小達人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夥拍聖雅各福群會(聖雅各)「助學改變未來計劃」攜手為推動香港的STEAM教育創新猷,推出科技創意兼備的「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下稱「計劃」),除為「助學改變未來服務」開創新頁,同時配合香港以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和數學Mathematics(STEAM)為主題的教育需要,並加入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元素,致力培養本港學生從小養成環保及服務社群的好習慣,並善用STEAM知識,成為科創小達人。 此計劃以STEAM為主題,度身設計糅合科技應用與社會價值及環保元素,透過多元化的編碼課程,發揮學生的創意。計劃於2022-2023新學年的啟動典禮於今天(10月20日)舉行,為本年度的課程正式揭幕。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在典禮上表示:「中銀人壽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並將 ESG元素融入業務策略和營運中。促進下一代的教育發展,是我們企業公益項目的重點,也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們樂見本計劃讓同學們學習編碼科技之餘,也能加深他們對ESG的認識,更能透過靈活應用STEAM知識發掘同學的創意才華,可謂一舉多得。」 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女士表示:「應用科技於日常、實踐綠色生活是大勢所趨,能從小培育學生認識科技、環保及理財等方面知識,有助他們打好相關的學習基礎。再次感謝中銀人壽及『攜手扶弱基金』的慷慨支持,為參與本會助學改變未來服務的小學生提供一個富創意又有意義的計劃。」 「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分為初小及高小兩組課程,各設有16節約24個小時的工作坊、STEAM探索之旅、比賽及畢業禮。計劃期望透過一系列的活動啟發學童對STEAM和ESG範疇的興趣。學童在課程中會學習不同的編程技巧,並利用日常生活中收集不同的可回收物料製作機械人,其中小二至小三學童將參與編程及環保機械人工作坊,讓學童認識環保,將廢物回收循環再用,學懂珍惜資源。至於小四至小六學童,他們將參與人工智能及理財程式工作坊,除了編程技巧,課程更加入關懷社區的元素,了解基層和弱勢社群的需要,讓學童從而編制創新及具有個人特色的手機應用程式。 首屆計劃於2021年推出,惠及五間小學共162位基層家庭的學童。新年度計劃開展後,將再惠及來自六間小學,共160位基層學童。首屆計劃受惠學童、去年就讀東華三院鶴山學校六年級的阮錡翰,所編寫的手機程式「萬能藥房」獲得「人工智能及理財程式工作坊」銅獎。阮同學表示:「我留意到第五波疫情爆發時,市民須外出大排長龍購買快速測試劑或不同藥品,同時有部分行動不便者未能外出購藥,因此希望透過利用科技帶來的方便,能讓行動不便人士和長者可以安在家中並購買所需的防疫物品。」 首屆計劃的受惠學童以「師兄、師姐」身份出席於灣仔聖雅各堂李國寶社區禮堂舉行的啟動典禮,向嘉賓們分享了參與計劃的難忘經驗及感受。最後,一眾嘉賓也和同學們體驗了精心設計的攤位活動,如推球機械車及物資轉贈平台程式等,興味盎然。 

  • 新聞稿
  • 2022年08月31日

中銀人壽2022上半年業績續踞市場首位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宣佈2022上半年業績穩步上揚。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公司新造標準保費為66.04億港元 ,較去年同期上升5.1%。以新造標準保費計算,市佔率由去年同期14.7%提升至21.2%,令中銀人壽業務續踞本港人壽保險市場首位。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未來我們會繼續優化業務結構,加速數字化轉型並深化多渠道策略。此外,公司將進一步拓展保險加跨行業的夥伴合作,建立退休養老、大健康、ESG以及教育主題的業務生態圈,推出更多專業認證的綠色保險產品,增加資源發展綠色金融,也為日後經濟復甦時迅速把握大灣區的業務機遇做好準備。」 根據保險業監管局剛公佈2022年上半年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註,期內長期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不包括退休計劃)為819億港元,整體按年升1.7%。為進一步開拓新巿場,中銀人壽繼日前推出全港首項獲獨立第三方專業認證的綠色保險計劃後,將研發更多具專業認證的綠色保險產品系列,積極推動綠色投資和金融發展,為集團可持續發展業務注入新動力。 註:保險業監管局發表的2022年上半年長期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 https://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files/2q22long.pdf 

大灣區白皮書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保險保障存在明顯差距
  • 新聞稿
  • 2022年07月22日

大灣區白皮書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保險保障存在明顯差距

實現數碼化並開發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是發展跨境保險的首要任務 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泉源,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擁有超過8,600萬人口,經濟總量達到12.6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GDP的11%。粵港澳大灣區為保險業提供了眾多發展機遇。在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有望進一步簡化跨境保險流程。 德勤中國和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聯合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展望:保險業機遇》白皮書指出,不同城市的客戶行為和對跨境保險的偏好各不相同,因此保險公司應當根據不同城市的客戶特徵制定相應的業務策略以吸引客戶。白皮書總結了涵蓋粵港澳大灣區和其他內地城市超過1,000多名受訪者的調研結果,旨在了解內地城市和香港地區不同年齡層客戶的行為差異與共通之處。 調查結果顯示,除廣州、深圳和香港以外,其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保險滲透率不足10%。絕大多數(80%)粵港澳大灣區客戶沒有購買香港或澳門保險產品的經驗,但他們對跨境保險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險(64%)和醫療保險產品(63%)。超過60%的受訪者表示,不熟悉保險產品和相關法規是其未購買保險的主要原因。 德勤中國保險業(香港)主管合夥人黃頌欣表示:「為彌補保障缺口並走在行業前列,保險公司需要重新審視其策略規劃,致力於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中的首選品牌。有趣的是,大多數香港客戶喜歡與保險公司進行面對面交流,而內地城市客戶則更傾向於數碼互動渠道。」 「除了遵守跨境金融服務監管要求,如資本流動和資料私隱問題,有意於未來在大灣區內外同時發展業務的保險公司應當在其客戶旅程中嵌入更多數碼接觸點,聯通線下服務中心和技術代理商以提供個性化客戶互動並打造無縫客戶體驗。」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大灣區人口基數大,為保險業發展提供龐大的市場潛力及新據點。白皮書的調研結果為保險業掌握大灣區客戶的需求提供了方向,有利於保險機構研發切合大灣區客戶不同需要的產品及服務。」 此外,有從香港或澳門購買保險經驗的內地城市受訪者強調,港澳兩地的保險公司提供了更合理的保費、更高的收益率和更廣泛的險種。同時我們發現,香港的保險公司是受訪者在購買跨境保險產品時的首選(54%);受訪者對香港的保險公司更具信心且認為其服務品質更有保障。 就保險產品偏好而言,粵港澳大灣區客戶更加青睞重大疾病保險和醫療保險產品(均超過80%),而香港受訪者中只有61%選擇重大疾病保險。事實上,許多內地客戶更喜歡從香港的保險公司購買保險以完善其醫療保障。 受新冠疫情影響,客戶普遍更加注重健康和生活品質。超過57%的受訪者表示其正在使用健康應用程式,23%的受訪者表示正計劃使用健康應用程式以監測健康水平,並對這些軟體提供的獎勵很感興趣。這對於健康保險公司而言似乎是個很好的機會,他們可以以此宣傳其應用程式以增強客戶互動和客戶粘性。 在比較不同年齡段人群對於保險產品的偏好時,我們發現其選擇往往與個人健康和財務狀況密切相關。在35歲至44歲的受訪者中,96%的人表示有購買保險的經驗,而18歲至24歲的受訪者中只有一半的人有此類經驗,可見年輕一代對意外保險、分紅保單和人壽保險等保險產品的興趣不大。 提供相對短期、便捷且價格實惠的保險產品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會較具吸引力,也更加符合未來趨勢。看重產品靈活性和可承擔保費的年輕群體更加青睞此類產品。 對香港的保險公司而言,儘管疫情影響來自內地客戶的業務,但同時也令客戶對保障型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正如調查指出,約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使用健康應用程式,顯示大家比過往更重視健康,保險業界在設計保障計劃或相關的服務時,應要多加留意客戶對健康保障的需要。 請點擊此處閱讀白皮書全文。

「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推動STEAM教育 首年計劃盡顯學生創意
  • 新聞稿
  • 2022年07月15日

「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推動STEAM教育 首年計劃盡顯學生創意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助學改變未來服務」攜手於2021年10月推出的「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計劃」),首年活動於2022年7月圓滿結束,惠及來自五間小學共162位基層家庭的學童。 計劃於2021年10月推出,推動STEAM教育兼糅合社會價值及環保元素,同時發掘學生的創意。計劃分為初小及高小兩組課程,小二至小三學童參與「編程及環保機械人工作坊」,學習不同的編程技巧及利用回收物料製作機械人,實踐循環再造。至於小四至小六學童則參與「人工智能及理財程式工作坊」,除了編程技巧,更會學習金融科技及透過製作手機應用程式,幫助弱勢社群。兩個工作坊的網上比賽亦於今年6月順利舉行。「計劃」的首屆畢業禮今天於灣仔聖雅各堂李國寶社區禮堂舉行,手機程式設計及環保機械人比賽的頒獎禮也一併舉行,場地除了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外,並由獲比賽金獎的同學現場分享其得獎作品的創意和理念。活動同步在網上直播。 中銀人壽品牌及企業傳訊總監焦揚女士在典禮上分享:「中銀人壽作為項目的贊助機構,見到計劃在聖雅各福群會及社會福利署旗下『攜手扶弱基金』的支持下,得到學校師生的積極參與,令同學透過編程學習增加對 STEAM的認識及應用,同時發掘自己的創意和才華,使這個計劃充分體現助學改變未來的意義,令人感到非常鼓舞。」 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女士表示:「早前的比賽及今天的畢業禮提供很好的機會,讓不同學校的同學互相交流及學習。很高興聽到參與計劃的學童講解其作品的構思及設計,從中見到學童充分瞭解STEAM的應用。感謝中銀人壽的支持,我們期待來年讓更多的學童有機會接觸和學習STEAM。」 「編程及環保機械人工作坊」金獎得主是來自路德會沙崙學校的二年班黃琸珩同學,他以升級再造物料紙包飲品盒及雪條棍製作「Brave Rave Cat」機械人,運用編程知識之餘,亦使用Micro:bit組合件、伺服馬達、LED燈及彩虹電綫等電子物料,用循環再造的概念,創作出一個可以陪伴小朋友玩耍的機械人。 就讀東華三院鶴山學校五年級的陳一寶同學獲得「人工智能及理財程式工作坊」金獎,一寶表示大多數長者也有三高、過重或心臟病問題,她希望和營養師合作設計一系列色彩優越營養均衡的食譜。透過這個手機程式,讓長者可選擇美味並具營養價值的便當。程式除了有便當圖片之外,亦具備語音功能,便利長者及其照顧者選擇食物時,為長者注入關愛。 中銀人壽除贊助該計劃外,其企業義工亦會跟學童參與STEAM探索之旅,親身分享科學小知識,與學童一同體驗STEAM小實驗,一起探索科學及STEAM的奧妙。

中銀香港與中銀人壽推出「非凡守護靈活自願醫保」  提供高達港幣3,300萬元醫療保障
  • 新聞稿
  • 2022年07月07日

中銀香港與中銀人壽推出「非凡守護靈活自願醫保」 提供高達港幣3,300萬元醫療保障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與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宣佈推出「非凡守護靈活自願醫保」計劃,為客戶提供由入院前至復康階段之住院及手術的保障方案,每保單年度的保障額高達港幣3,300萬元。 此計劃涵蓋全球醫療保障(任何地方但不包括美國)1,就主要住院及手術費用提供全數賠償2,並不設分項賠償限額,賠償額高達每保單年度港幣3,300萬元及不設終身保障限額,讓受保人可專心接受治療,無需擔心醫療開支。此計劃於每個保單年度均提供免費身體檢查並特設「健康支援大使服務」及「情緒解碼熱線」等額外貼心服務,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專業的健康支援。此計劃是合資格自願醫保計劃下認可產品,成功投保的客戶可就每名受保人申請最多港幣8,000元的扣稅額。 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保險業務主管李健興表示:「中銀香港致力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保障方案,今年首季人民幣及線上渠道新造保單業務仍穩佔市場第一,截至今年5月底,本行線上渠道新造住院及危疾壽險業務新造筆數更按年上升8成。由於客戶在疫情下對醫療及危疾保障需求持續,而私營醫療機構服務亦可適時滿足客戶所需,有見及此,中銀香港與中銀人壽推出『非凡守護靈活自願醫保』計劃,客戶可於任何一家分行投保,而『私人財富』及『中銀理財』客戶更可通過『保險在線』服務聯絡專屬客戶經理及保險專家制定合適的保障方案。中銀香港將繼續與中銀人壽緊密合作,提供多元化保險產品方案,以協助客戶達成不同人生階段的財務目標及保障需要。」 中銀人壽副執行總裁及銷售總監張子裘表示:「中銀人壽一直以客戶為先,並針對疫情下客戶對保障型產品的殷切需求,及時提供相應的保障。這次推出的『非凡守護靈活自願醫保』為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產品,獲得醫務衞生局認可,不但可申請稅務扣減,更備有自付費的靈活選擇,以配合客戶不同的預算。中銀人壽2022年第一季業務踞本港人壽保險巿場首位,新造標準保費為港幣36.30億元,以新造標準保費計算,巿佔率由去年同期的17.12%增至21.33%,新業務價值亦錄得可觀增長;而今年首季人民幣保險產品表現仍繼續領先市場,人民幣新造標準保費達港幣7.95億元,市佔率為77.15%,續佔鰲頭。我們將繼續迎合客戶需要,聚焦拓展新業務,並加強數字化及ESG領域發展。」 由2022年7月7日至9月30日(包括首尾兩日),成功投保「非凡守護靈活自願醫保」計劃的客戶,可享高達五折首年保費折扣優惠3。 備註:1.    本計劃保障地域範圍包括任何地方但不包括美國,有關以上計劃詳情(包括但不限於對於在美國所招致的合資格費用及其他費用、各項保障項目及承保範圍、詳盡條款、主要風險、細則、除外事項、保單費用及收費),詳情請參閱相關之產品銷售文件、保單條款、產品小冊子及宣傳單張。2.    本計劃就不設分項賠償限額的保障項目可作全數賠償。應支付的保障將受限於每年保障限額及器官移植手術總保障限額(如適用)。有關可獲全數賠償的項目,請參閱相關之產品銷售文件、保單條款、產品小冊子及宣傳單張。3.    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 新聞稿
  • 2022年05月31日

中銀人壽「疫」境奪魁 2022年首季業績踞巿場第一 聚焦拓展新業務、加強數字化及ESG領域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2022年第一季業務穩中現新機,截至2022年3月31日為止的新造標準保費為36.30億港元。以新造標準保費計算,巿佔率由去年同期的17.12%增至21.33%,踞本港人壽保險巿場首位,而新業務價值亦錄得可觀增長。儘管經營環境困難,公司於2022年第一季的人民幣保險產品表現仍繼續領先市場,人民幣新造標準保費達7.95億港元,市佔率為77.15%,續佔鰲頭。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疫情持續逾兩年,為各行各業帶來極大影響,公司本年首季的業績表現能夠在人壽巿場奪魁,主要受惠於業務結構的策略性調整,再加上新業務升勢淩厲,令公司業務能穩中求勝。此外,新冠疫情也帶動消費者對網上投保及保障型產品的需求增加。日後我們將密切配合市場需要,繼續投放資源促進線上銷售,並持續強化多渠道策略發展,進一步擴充及優化保險專屬代理團隊,加強經紀渠道的産品及配套,以及時把握通關後經濟復甦所帶來的機遇。」 根據保險業監管局剛公佈的2022年首季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註,期內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為424億港元,按年上升4.2%。在經濟持續疲弱的環境下,中銀人壽今年首季的整體業績表現較行業優勝,在逆市中開創新景象。 未來,在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新常態下,中銀人壽除加強保障型產品以迎合客戶需要外,也會積極推動保險數字化,豐富產品組合以提升業務質量及價值。此外,公司將投放更多資源推動綠色金融和ESG主題的企業項目,繼續發展跨行業合作機會,建立健康生態圈,並透過夥伴合作,開創大灣區退休養老業務先機,為企業、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共贏。 註: 保險業監管局發表的2022年度長期保險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_7_2022.html

中銀人壽榮獲「卓越社會公益企業大獎」  公司積極推動ESG及可持續發展備受嘉許
  • 新聞稿
  • 2022年05月25日

中銀人壽榮獲「卓越社會公益企業大獎」 公司積極推動ESG及可持續發展備受嘉許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的企業公益及可持續發展項目在《明報》主辦的「卓越財經大獎2022」中榮獲「品牌價值 — 卓越社會公益企業大獎」,表揚公司推動環境、社會及管治(ESG) 以及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卓越表現和貢獻。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中銀人壽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並把ESG元素融入公司的發展策略和營運中,致力在業務發展、環境保護、社區福祉、人才培育和發展方面創造價值和共贏。」   服務社會乃中銀人壽企業文化的重點之一,公司透過與環保專家及社福機構的夥伴合作,推出多種企業公益項目,包括「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為基層學童提供編碼課程,推動STEAM教育之餘也提倡環保減碳;「風雨同『綠』 守護未來計劃」以撥款支持社企運作,為婦女提供就業機會兼宣揚循環再用及減廢減碳的理念。此外,中銀人壽也成為本港首個「初創企業ESG加速發展支援計劃」的策略夥伴,為初創公司提供ESG及業務發展的配對及支援平台,並支持和參與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可持續投資與環境、社會及管治2020/21」國際會議。   中銀人壽品牌及企業傳訊總監焦揚表示:「公司一向致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聚焦策劃和發展以教育、環保及體育為主題的企業公益項目,透過多元化的旗艦計劃,體現我們的品牌承諾,回饋社群,持續創造更多社會共享價值。」   未來,中銀人壽將繼續把ESG融入業務和營運之中,令業務得以多元發展,並奠定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基礎,加強ESG導向的企業文化,身體力行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實踐ESG原則,共同為業務、環境和社會帶來改變。

  • 新聞稿
  • 2022年04月01日

中銀人壽全力支援社福界抗疫

中銀人壽繼早前捐出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檢測包支援社福機構及基層的抗疫需要,現在更為受僱於安老院舍及殘疾人院舍之前線員工免費提供人壽保障,希望透過不同的方式,於嚴峻的第五波疫情下,竭力支援社區抗疫。 公司這次透過「香港社福界聯合抗疫大行動」,向合資格的院舍員工提供人壽保障,受惠機構逾1,000間,惠及院舍員工達40,000名。每名合資格人士在保障期內將按下列「要求及索償」獲得港幣10萬元身故賠償,保障期由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如有查詢,請致電中銀人壽客戶服務熱線:2860 0688。 我們會繼續與香港市民一起並肩抗疫,共渡難關。 要求及索償:在保障起始日,合資格人士必須是從事全日制正常工作及健康狀況良好。如合資格人士因休假或其他原因於保障期內不是從事全日制正常工作者,其保障須由該合資格人士正式恢復其全日制正常工作當日開始計算。所有合資格人士必須已完成接種第二劑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合資格人士須於香港被醫生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並且於被確診後30日內身故,方可得到賠償。所有索償需經由相關院舍核實及協助提供證明文件,並由中銀人壽所接受。重要事項:上述保障安排不是中銀人壽的保險產品。中銀人壽保留隨時修改、暫停或取消以上保障安排,以及修訂有關執行細則的酌情權而毋須事先通知 。中銀人壽有權隨意調整身故賠償的金額,有關身故賠償申領程序及付款安排將依照中銀人壽不時按其獨立酌情權訂立的規定。合資格人士須符合所有規定,包括但不限於提交中銀人壽指定的證明文件及醫學證明。如有任何爭議,中銀人壽保留最終決定權。

  • 新聞稿
  • 2022年02月28日

中銀人壽牽頭與醫思健康向聖雅各福群會提供抗疫支援共渡難關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 夥拍醫思健康 (香港聯交所股份編號:2138)向聖雅各福群會提供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檢測包及科興疫苗接種服務,及時支援其抗疫需要,與其攜手共渡時艱。 是次向聖雅各福群會提供總值港幣五十萬元的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檢測包,獲歐盟認證,準確度逾97%。快速抗原檢測包將派發予有迫切需要的基層家庭、長者院舍及其前線員工,支援他們的防疫需求之餘,同時也為協助聖雅各福群會的社會服務盡一分力。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中銀人壽致力透過企業公益項目回饋社會。第五波新冠疫情日益嚴峻,令市場對快速檢測的需求急升,社區對這方面的需要更加迫切。我們很高興能再次透過與醫思健康的夥伴合作,很快促成這次捐贈行動,為社區抗疫略盡綿力。」 醫思健康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鄧志輝先生表示︰「作為香港領先的醫療服務供應商,醫思健康一直心懷社會,希望將健康,美麗,快樂帶給所有人。現時疫情肆虐,提升檢測容量對抗疫而言至關重要。集團本次很高興與中銀人壽合作捐贈快速抗原檢測包,全力支持及配合全社會的防疫工作,共克時艱,爲控制疫情和恢復社會生活做出貢獻。」 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女士對是次的快速抗原檢測包捐贈表示感謝:「第五波疫情對社會帶來嚴峻影響,感謝中銀人壽和醫思健康捐贈抗原檢測包,以解燃眉之急。這批抗原檢測包除了讓一眾基層家庭、獨居長者、雙老家庭等受惠,同時亦能讓一眾緊守崗位的前線同工帶來保護。」 除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檢測包之外,醫思健康旗下三間指定診所*也會優先為長者及小童提供科興疫苗接種服務。*醫思健康旗下三間指定診所:1. re:HEALTH - 地址:香港銅鑼灣告士打道280號世貿中心34樓3401-03室2. 醫思健康醫療中心 - 地址:太古英皇道1111號太古城中心一期14樓01-03室3. Al Medical 智健康 - 地址:大埔太和路15號太和中心18號地舖有關科興疫苗接種服務詳情及注意事項,請瀏覽醫思健康網頁:https://eshop.echealthcare.com/product/%E6%96%B0%E5%9E%8B%E5%86%A0%E7%8B%80%E7%97%85%E6%AF%92%E6%BB%85%E6%B4%BB%E7%96%AB%E8%8B%97-%E7%A7%91%E8%88%88%E7%96%AB%E8%8B%97/?ref_code=T1057

中銀人壽全面啟動「大家減齡」健康生態圈品牌
  • 新聞稿
  • 2021年12月15日

中銀人壽全面啟動「大家減齡」健康生態圈品牌

獨家引入ReMark與Garmin共同創新開發之「生理年齡模型BAM」夥拍 Garmin、亞洲及本地創科、社交平台及社福界,共同構建開放合作生態體驗版已吸引2.5萬名用戶,預計明年增至10萬,社交分享是身心靈健康關鍵獎賞程式結合遊戲化、平台化、公益及社交元素,鼓勵大眾持續健康生活習慣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今天宣布全面啟動「大家減齡」健康生態圈品牌,夥拍全球智能手錶領先品牌 Garmin、亞洲及本地創科公司、網上社交平台及社福界,為廣大香港市民創構嶄新的健康生態圈,鼓勵用戶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以降低生理年齡。 「大家減齡」獎賞程式嶄新之處在於獨家引入「生理年齡模型BAM」演算法,加上遊戲化、平台化、公益與社交元素,鼓勵用戶與家人一起投入健康減齡生活。「生理年齡模型 BAM」為 ReMark 與 Garmin 共同創新開發,並榮獲由新加坡金管局舉辦之2021年全球金融科技大獎中的金獎。 大家減齡獎賞計劃提供免費會員登記,用戶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記錄BAM演算法五大法則,包括睡眠時數、BMI、靜息心率、動態卡路里及步數,每天計算減齡成果,並自動轉化為減齡積分,於獎賞程式內直接換取Garmin 智能手錶及各大合作商戶的電子消費券。合作商戶品牌覆蓋生活百貨、健康飲食、運動時尚及醫健服務等;用戶亦可選擇將積分作慈善用途。 體驗版已吸引 25,000名用戶大家減齡獎賞計劃於今年年中率先試行體驗版,在未有任何廣告宣傳下,單靠人傳人口碑,至今用戶人數已超過25,000名,預計明年年底將增至100,000名用戶。初步試行反應超出預期,原因在於健康獎賞程式其中的獨特社交功能。 「大家減齡」項目總監魏志煒先生指:「所有用戶於程式內皆可加入家人和朋友,建立群組排行榜,一起參加減齡挑戰,並且互相分享積分,換取心儀獎賞或做善事。數據顯示,用戶每月發出超過2,500個好友邀請,平均減齡3年4個月。尤其在後疫情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其實對個人身心靈健康非常重要。」 社交分享是身心靈健康的關鍵生態圈團隊在大量用戶調研中發現,被訪者均認為社交分享是身心靈健康的關鍵,與好友一起運動是主要的推動力,而經驗分享亦是重要的精神體驗。他們更提出,了解自身狀況、定期評估成效,都更能令自己對健康生活習慣持之以恆。「利用專業智能手錶,注入追蹤評估、遊戲競賽、家庭和朋友圈社交元素,可以令用戶的健康旅程更有趣,良好習慣更可持續。」魏志煒補充。 有別於過往商業策略制定方法,大家減齡項目團隊運用設計思維,連同 Design Thinker 專業顧問,構建出整體健康生態圈策略及規劃。魏志煒解釋:「大家減齡獎賞程式只是整個健康生態圈策略的首部曲。我們的理念是創立一個結合個人、家庭、朋友圈、企業以至社會力量和利益的全新營商共贏模式。項目團隊以持份者及用戶的同理心出發,進行不同的定性及定量調研,以洞察客戶所想,然後定下生態圈原型方案。」 共創共享是生態圈重要信念生態圈模式着力於跨行業夥伴深度合作,建立多方共贏模式,共同為客戶創造新價值和良好體驗。「大家減齡」生態圈首階段核心夥伴包括:全球智能手錶領先品牌 Garmin,法國再保險集團SCOR,旗下創新科技公司 ReMark,本港初創 Mojodomo,著名社交平台 Baby Kingdom,慈善機構惜食堂等等。其獎賞程式商戶平台已聚集超過 35個合作商戶人氣品牌,預計於明年將有100個商戶品牌夥伴陸續進駐生態圈。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在啟動禮上稱:「中銀人壽四大生態圈場景策略涵蓋健康、養老、傳承和教育,而健康生態圈是四大場景的重要一環,覆蓋最廣。健康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尤其在後疫情年代。共創共享是生態圈的重要信念,中銀人壽願意擔當牽頭角色。我期望大家減齡生態圈品牌及背後理念不單只屬於中銀人壽,而是由所有持份者,包括客戶群、生態圈合作夥伴、以至整個社會大眾,共同打造、擁有及推廣。」 

  • 新聞稿
  • 2021年12月01日

中銀人壽2021年首三季業績平穩 人民幣產品較去年同期增長16%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宣佈,今年首三季業務表現平穩,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公司的新造標準保費為83.20億港元。以新造標準保費計算,市佔率穩守13.39%,續踞本港人壽保險市場第三位。 2021年首三季,中銀人壽的人民幣產品成績驕人,市佔率約八成,人民幣新造標準保費較去年增長16%。至於首三季網上人壽保險的新造標準保費錄得9.52億港元,受惠於多元化的數碼渠道,令直銷業務繼續保持於市場名列前茅。 保險業監管局剛公佈2021年首三季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註),期內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為1,225億港元,按年上升24%。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雖受疫情持續影響,中銀人壽首三季的業務表現仍跟去年相若,在內地客源未全面恢復前,相信各保險公司將集中資源發展本地市場,令競爭愈趨激烈。隨著疫情緩和、疫苗接種率持續上升,以及市場對通關的憧憬,相信將為香港整體經濟帶來新動力。」 展望未來,中銀人壽將繼續把握大灣區的先機,拓展業務夥伴並開拓康養業務及健康生態圈。此外,也會投放更多資源開展ESG項目,為業務、環境和社會創造三贏。 註:保險業監管局發表的2021年首三季長期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press_releases/files/Summary_on_2021_3Q_Provisional_Statistics.pdf 

中銀人壽與臻林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 新聞稿
  • 2021年11月15日

中銀人壽與臻林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展開橫琴粵澳深合區首個跨粵、港、澳的「保險+康養」合作項目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及澳門殷理基集團旗下的臻林大健康控股有限公司(「臻林」)於今天(11月15日)簽訂一項戰略合作協議,展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首個跨粵、港、澳三地的「保險+康養」合作項目,同時亦是中銀人壽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首個戰略合作項目,中銀人壽並成為臻林在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兼香港獨家人壽保險公司戰略合作夥伴。該協議在中國銀行(香港)副總裁龔楊恩慈女士及殷理基集團有限公司主席李佳鳴女士見證下,由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及臻林主席兼創始人楊維聰先生簽署。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中銀人壽配合市場需要和大灣區發展所帶來的新商機,積極發展養老金融業務,跟從中銀集團全面佈局養老金融服務綜合發展模式,響應國家高度重視養老産業的發展方向,把握政策帶來的新機遇,加強區域合作和釋放協同效應。中銀人壽期望與臻林於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打造『保險+康養』業務生態圈,建立優質的養老品牌,加強中銀人壽『退休專家』的地位,為港澳居民退休養老提供更多更優質的選擇。」 臻林主席兼創始人楊維聰先生表示:「臻林致力於高端創新的養生理念,在大中華區建立首個集治未病、抗衰老、康養度假、幸福生活於一體的園區。臻林作爲全新的生活方式,將養生融入日常,以可持續老齡化作概念提供的生活方案不但令人更健康,也令人生活更豐富多彩。臻林是中銀人壽首個橫琴粵澳深合區戰略合作項目,而中銀人壽是臻林在粵港澳大灣區首間保險公司戰略合作夥伴,兩者關係密切。我們很榮幸在中銀人壽的持續支持下,攜手探索可持續老齡化的未來模範,造福全社會。」 是次雙方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合法合規及風險控制的前提下,探討和展開下列領域及合作範疇:1. 創新「保險+康養」資源結合的業務模式:研究和制定「保險+康養」資源相結合的創新業務模式。提供和開發特色退休養老和大健康產業保險產品,根據不同客戶群各階段的養老和健康保障需求,提升、完善養老和健康保險產品體系。運用臻林的康養資源優勢,為客戶配置以康養為核心的增值服務。2. 合力打造康養業務品牌:研究設立康養業務品牌,提升雙方在粵港澳大灣區康養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努力使雙方合作的康養產品和服務成為行業首選。3. 探討「臻林二期」的合作:運用雙方在資源、產品、服務和運營等方面的優勢,研究共同投資及發展臻林項目第二期規劃的可行性。 中銀人壽與臻林的合作項目,標誌著雙方正式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康養生態圈的新里程,期待透過這次新的嘗試和努力,能有助構建具有港澳特色的養老金融模式,同時帶動港澳養老產業的創新和發展,為大灣區的「保險+康養」服務帶來新景象和新標準。

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攜手推動STEAM教育 以嶄新「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 啟發學童科研興趣及創意
  • 新聞稿
  • 2021年10月28日

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攜手推動STEAM教育 以嶄新「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 啟發學童科研興趣及創意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宣布夥拍聖雅各福群會推出以STEAM(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和藝術Arts)爲主題的「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配合香港學童的教育需要,度身設計科技應用與創意兼備的編碼課程,爲聖雅各福群會旗下以基層學童爲對象的「助學改變未來服務」開拓新里程,令他們的新學年更添姿采。  該計劃為期兩年,獲中銀人壽撥款一百萬港元資助項目發展,為讓參加計劃的學童獲得更大裨益,項目同時申請了社會福利署旗下「攜手扶弱基金」,並獲基金批出相等的配對金額,令該計劃的資助總額達二百萬港元,預計將令至少320位基層學童受惠。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在開幕禮上表示:「中銀人壽積極推動ESG (環境、社會及管治)發展,並將其融入業務發展和企業價值中。『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不但讓學童有機會接觸和瞭解STEAM教育,也可透過學習編程加强學童的邏輯思維及數學概念,更可訓練其解决困難的能力。此外,課程中也加入了理財、金融科技和循環再用等知識,讓學童從小培養正確理財及環境保護的觀念,寓科技知識的應用於藝術(ARTS)的創意之中,再加上ESG元素,我們深信能令同學們在科技加創意中找到更多樂趣。」 「中銀人壽小財智編程師計劃」以編程為主軸,並加入環保元素。分為初小及高小兩組課程,各設有16節約24個小時的工作坊,導師以互動教學的方式教授編程及STEAM知識,引發學童對科學,科技和工程等方面的興趣。小二至小三學童將會參與編程及環保機械人工作坊,學習不同的編程技巧,並利用回收物料製作機械人,從而學懂愛護環境。至於小四至小六學童,也將參與人工智能及理財程式工作坊,除了編程技巧,還會學習金融科技及瞭解電子交易的消費模式,透過製作手機應用程式,提升學童的理財知識,裝備學童未來運用科學與科技來解決生活上的挑戰。 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女士表示:「STEAM是大勢所趨,惟不少學校和家庭因缺乏所需要的器材和資源,未能讓學童享有有關的學習機會。感謝中銀人壽及『攜手扶弱基金』的慷慨支持。是次參與學童不但能夠學習科技工程等STEAM知識,更可透過計劃明白環境、理財及科技等在現今社會的應用,從小培養自己的興趣及運用創意設計出具體的方案解決日常生活的困難。」 這項計劃增添了藝術Arts元素後,將STEM變成STEAM主題,課程於本學期展開,今天假灣仔聖雅各堂李國寶社區禮堂舉行開幕禮,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與學童一同率先體驗精心設計的活動,現場設有三個攤位,分別爲升級再造智慧機械車、智慧紅綠燈小游戲及小小金融科技理財程式,場內氣氛熱鬧。 

中銀人壽義工團隊與惜食堂攜手合作 為弱勢社群精心炮製健康飯餐
  • 新聞稿
  • 2021年09月08日

中銀人壽義工團隊與惜食堂攜手合作 為弱勢社群精心炮製健康飯餐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旗下企業義工隊在公司執行總裁鄧子平的帶領下,積極參與由惜食堂舉辦的食物援助計劃,身體力行為本地弱勢社群製作愛心熱飯餐及食物包,藉此將關懷和溫暖送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新冠疫情持續影響本地經濟,也令失業率飈升,基層所面對的生活壓力可謂百上加斤,有部分弱勢社群甚至三餐不繼。這次中銀人壽企業義工隊可謂上下一心,由執行總裁親自領軍,透過參加惜食堂的食物工作坊,將愛心化作實際行動,學習珍惜食物之餘,也學懂怎樣善用食物,將新鮮食材轉化成一盆盆熱騰騰的飯菜,供應基層所需,讓一班在疫情下飽受失業及經濟困擾的貧苦大眾也能享受溫飽。 中銀人壽一向恪盡良好企業公民的責任,致力發展多元化的企業公益項目,以回饋社會,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中銀人壽一向積極支持和參與各種公益活動,並夥拍不同社企合作,推出各類型企業公益項目,為貢獻社會出一分力。」 惜食堂副行政總裁李凌君女士表示:「我們感謝各界一直以來的愛護與支持,令惜食堂能夠透過各商業機構及義工的支援,為三餐不繼的弱勢社群提供膳食。我們衷心感謝中銀人壽的義工隊全力支持今次善舉,藉這次活動,除可全面照顧受惠者的需要外,亦能夠讓更多機構瞭解我們的運作,有助推動惜食堂的未來工作。」

  • 新聞稿
  • 2021年09月01日

中銀人壽2021上半年業績穩步增長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宣布,上半年業務表現穩步增長,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公司的新造標準保費為62.86億港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6%。以新造標準保費計算,市佔率由去年同期12.76%提升至14.68%,在本港人壽保險市場名列前茅。 上半年中銀人壽網上人壽保險的新造標準保費錄得7.6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新造保單逾6,500張。中銀人壽的人民幣產品於上半年的市佔率逾八成,而於2021年上半年,人民幣產品的新造標準保費按年增長逾六成。 保險業監管局剛公布2021年上半年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註),期內長期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不包括退休計劃)為805億港元,整體按年上升22.9%。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隨着疫情緩和,加上疫苗接種率上升、市場憧憬通關等正面因素,2021上半年的業務表現穩定,並對通關後的增長審慎樂觀。中銀人壽有多元化的銷售渠道,包括銀保、專屬保險代理、電子渠道等,預期上半年增長勢頭將延續至下半年。在目前低息環境下,我們會較集中於銷售保障型的產品,而下半年將正式推出『健康生態圈』的第二波計劃,打造獨特且有價值的數碼化品牌體驗,鼓勵大眾提升身心靈健康,落實ESG (環境、社會和管治)可持續發展。 推動ESG為中銀人壽的策略目標之一,除了作綠色投資,考慮推出全新的主題產品外,我們亦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特別關注綠色項目及社區參與。進行中的計劃包括夥拍聖雅各福群會的「風雨同『綠』 守護未來」,宣揚循環再用及减廢减碳的環保理念。接下來,中銀人壽亦會與不同的機構合作,推出以ESG為主題的培育計劃,推動本地ESG科創生態系統。 註:保險業監管局發表的2021年上半年長期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files/2q2021long.pdf

中銀人壽夥拍聖雅各福群會推出 風雨同「綠」守護未來企業公益計劃
  • 新聞稿
  • 2021年06月30日

中銀人壽夥拍聖雅各福群會推出 風雨同「綠」守護未來企業公益計劃

循環減廢教育共冶一爐  攜手為綠色香港締造三贏 —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與聖雅各福群會今天宣布推出「風雨同『綠』 守護未來」企業公益計劃,糅合綠色社企和度身訂造的教育互動項目,將循環再用和減廢的環保概念融入日常業務、生活和教育之中,身體力行,提高公眾對節約循環、減碳減廢等環保議題的關注;呼籲大家行動起來,透過習慣上一個小小的改變,共同為推動香港成為一個低碳綠化的城市而努力。 據環保署*公布,2019年棄置於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達571萬公噸,每日平均量為15,637公噸,數字十分驚人。目前本港有三個策略性堆填區,分別為政府新界西堆填區、新界東南堆填區及新界東北堆填區,其中新界西堆填區將於2026年飽和。儘管政府於年初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然而落實轉廢為能需要一定的時間。 為期兩年的「風雨同『綠』 守護未來」企業公益計劃,正是針對固體廢物不斷增加、堆填區不勝負荷的嚴峻情況而設,希望透過商業機構和社會企業的合作,以支持循環再用和減廢減碳,為紓緩並減低堆填區的負荷出一分力。 在該計劃中,中銀人壽將從每張成功繕發的「守護未來終身壽險計劃」保單中,撥捐港幣1,000元以支持聖雅各福群會旗下的Green Ladies & Green Little社企,共同合作推出度身訂造的「綠色小店長計劃」,宣揚循環再用及減廢減碳的環保理念,秉承環保從小做起的精神,讓學童通過參加這個互動而有趣的教育計劃,成為綠色小店長,以瞭解目前本港社會在堆填區及舊物品運用所面對的情況,學習有效循環再用舊衣物,從小養成環保習慣,為環保減廢出一分力;同時支持Green Ladies & Green Little為婦女提供再就業機會。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中銀人壽一向致力推動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並將其融入公司業務、企業價值和文化之中。環保減廢是社會經年討論及急需解決的問題。我相信每間企業和個人都有可以做的事,各人多走一步,風雨同『綠』,為香港減廢綠化而努力。就像今次跟聖雅各福群會合作的『綠色小店長計劃』,一方面從小教育兒童有效運用資源的知識,培育他們養成環保的習慣,另一方面亦推動婦女再就業,對環境及社會皆有裨益。」 就是次的「綠色小店長計劃」,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女士表示:「Green Ladies & Green Little 一直致力推動中年婦女再就業及將『惜物重用』的環保概念傳承下一代,感謝中銀人壽對環保減廢及綠色教育的推動,並支持『綠色小店長計劃』,讓一眾學童可透過互動及有趣的角色扮演遊戲學習環保概念,從小培育綠色生活文化。」 「綠色小店長計劃」每節約兩小時,內容包括虛擬實境體驗和小店長訓練,家長同時能參與角色扮演,共聚天倫之餘亦讓孩子學習環保和舊物重用的知識。活動完畢後會獲頒發證書及紀念品。 聖雅各福群會旗下的Green Ladies & Green Little 為香港首間以寄賣模式營運的環保社會企業,於2008年成立,一直以環保及推動中年婦女就業為目標,透過收集優質女士時裝,積極推動及鼓勵二手時裝買賣,使社會資源有效循環再用。 *https://www.wastereduction.gov.hk/sites/default/files/msw2019.pdf

  • 新聞稿
  • 2021年06月09日

中銀人壽夥醫思健康為全港市民推出「免費新冠疫苗接種前健康評估」計劃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與醫思健康 (香港聯交所股份編號:2138)宣布攜手合作,向全港市民提供「免費新冠疫苗接種前健康評估」,名額10,000個,先到先得。這項計劃旨在鼓勵市民大眾積極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幫助市民接種疫苗前做足準備,與大家一起積極履行企業和公民社會責任,合力提高香港的社區疫苗接種率,共同推動香港邁向清零。 有見市民對是否接種新冠疫苗感到猶豫,例如有人擔心平日沒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生怕患上早期慢性疾病而不自知;又或本身為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人士,但沒有定期覆診或找醫生跟進,因此對接種新冠疫苗卻步。這項「免費新冠疫苗接種前健康評估」計劃正好配合上述想接種疫苗但仍有疑慮的市民需要,幫助他們於接種疫苗前,瞭解自己身體的潛在狀況和疫苗副作用的風險。所有合資格參加者須年滿18 歲或以上,並持有效香港身份證。由2021年6月16日開始,符合上述資格的香港市民,可於該計劃的專屬網上平台進行簡單登記及預約,名額10,000個,送完即止。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中銀人壽一直關愛社會,我們大力支持是次計劃,贊助策略合作夥伴醫思健康向大眾提供免費疫苗接種前健康評估,讓有意接種的人士透過專業評估更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我們積極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一同並肩抗疫,為香港早日邁向清零而努力,也令我們的生活盡快恢復正常。」 醫思健康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鄧志輝先生表示︰「醫思健康是香港最大的非醫院醫療服務供應商,集團將運用其獨特的閉環式生態系統,資訊科技基礎建設,市場備受認可的品牌價值,對醫療健康市場傳統模式進行企業化、信息化、平台化。集團很高興是次可以與中銀人壽合作,利用醫學專業知識走在抗疫前線,承擔社會責任,推動疫苗接種率的提升,為香港清零做出貢獻。」 中銀人壽與醫思健康是次提供的「免費新冠疫苗接種前健康評估」將開放給所有符合資格的香港市民,並受相關條款及細則約束。 關於「免費新冠疫苗接種前健康評估」計劃詳情,請登入網站:https://echealthcare.com/zh/promo/bocl 或致電查詢熱線2152 8503。

  • 新聞稿
  • 2021年06月01日

中銀人壽 2021首季業務表現理想 按年新造標準保費增近兩成 躍升至市場第二位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宣布,2021年首季的業績表現理想,按年新造標準保費增加近兩成,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公司的新造標準保費達39.68億港元,按年上升18.2% (環比上升69%)。市佔率由去年同期14.39% 提升至17.12%,在本港人壽保險市場排名更從去年第三位躍居第二位。 期內,不論人民幣保單、網上人壽保險、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皆佔據市場先位置,其中受惠於網上銷情帶動,今年首季,網上人壽保險的新造標準保費錄得約3.8億港元,新造保單近3,400張,較去年同期增長達169%。 保險業監管局剛公布2021年首季臨時統計數字*,期內長期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不包括退休計劃)為407億港元,按年上升16.1%。 業界續受疫情影響,然而隨着社區疫苗接種率逐步增加,相信疫情受控後經濟亦有望復甦。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在疫情持續逾年的情况下,客戶較多傾向於線上投保,而公司早已實行數碼化及產品多元化,利用線上線下全方位渠道,因應客戶的保障需要,為不同年齡層及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客戶提供適切的產品和服務。加上公司有效的投資策略及團隊的努力,令業務在逆境中取得驕人成績。」 中銀人壽一向善用保險科技,運用數據分析,針對不同客戶群的需求推出各類型的保險產品,為客戶提供個人化、嶄新而更便捷的智能體驗和產品選擇。未來,公司將繼續秉持聚焦本港市場、放眼大灣區機遇的策略,加強跨行業夥伴合作,同時發揮集團資源優勢,創造新的保險業務生態圈,拓展連接產品與增值服務的業務領域,帶給客戶嶄新的體驗和服務。 *保險業監管局2021年度長期保險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_7_2021.html

  • 新聞稿
  • 2021年04月14日

中銀香港及中銀人壽 豐富保險產品組合 推動保險數碼化發展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及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 致力推動發展多元化的保險產品及服務,拓展數碼化銷售渠道,以滿足客戶不同的理財及保障需要,持續提升客戶體驗。 為更了解客戶在疫情下對保險產品的需求,中銀香港早前曾進行客戶意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疫情下,近7成客戶有意提高醫療、退休及儲蓄保障需求。超過6成受訪者表示傾向於線上投保,反映保險數碼化已漸趨普遍,為客戶提供便利的服務。同時,約 45%受訪者表示對人民幣保險產品有需求,尤其是月入逾港幣 40,000元或以上的客戶。 中銀香港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周國昌表示說:「去年經營環境充滿挑戰,中銀香港的財富管理業務繼續穩健發展,致力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理財方案。在保險業務方面,於銀保渠道、線上渠道及人民幣新造保單業務市佔率高踞首位,分別達到 26.9%、56%及 57%。線上銷售保險方面表現持續增長,本行今年第一季的線上新造保費比去年同期上升達 1.4 倍。去年人民幣保險新造保費亦按年上升 22%。疫情下客戶對加強保障的意識顯著提高,除年輕人外,較年長的客戶也樂於使用便利的數碼投保渠道。有見及此,本行將持續豐富保險產品組合,包括人民幣保險投資產品,並提升數碼化服務,以配合客戶不同的財務目標及保障需要。」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說:「在疫情下,客戶更傾向於線上投保,而公司的線上客戶層十分廣,橫跨年輕一族、中產家庭至退休人士,反映各年齡層均有不同的保障需求。對客戶來說,除了產品多元化並切合個人需要之外,線上投保平台的質素、安全及流暢度等範疇的表現也至關重要。未來,我們會不斷加強數碼化保險服務,滿足客戶的需要。展望未來,中銀人壽將繼續與中銀香港緊密合作,充分發揮集團在客戶群、線上渠道、專業團隊和龐大的服務網絡等多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協同效益,為廣大客戶帶來優質的保險服務和體驗。」 備註:線上渠道及人民幣新造保單業務按新造業務標準保費計算。

  • 新聞稿
  • 2020年11月30日

中銀人壽2020年第三季業務表現優秀 穩踞市場第三位 網上銷售業務持續攀升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今天公布,2020年第三季業務錄得佳績,其中新造保費表現尤其強勁,帶動公司今年首三季業務在經濟低迷和新冠疫情中逆勢增長,表現理想。 中銀人壽第三季新造標準保費出現V型反彈達35.54億港元,按季大幅飆升超過70%。以新造標準保費計算,公司市佔率由去年同期11.60%提升至14.27%,在本港人壽保險市場排名穩踞第三位 。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的九個月內,公司的新造標準保費為89.96億港元。 保險業監管局今天公布2020年第三季統計數字(註一),期內本港長期業務新造保單保費(不包括退休計劃)為987億港元,整體按年下跌29.4%。 中銀人壽網上銷售業務同比提升超過30%,同比按季更增加超過3倍;第三季網上新造保費接近4.4億港元,售出超過4200份保單,首三季網上新造保費近10.4億港元。公司積極促進網上產品開發及優化,配合數碼營銷策略,帶動直銷渠道強勁增長,其市佔率已攀升至逾六成,續踞市場首位。人民幣保險業務方面,中銀人壽亦繼續取得理想成績,保持市場榜首位置。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對公司能在極具挑戰的市場環境中取得強勁表現,感到非常鼓舞,認為是品牌信心、多元管道、結合數字化創新所帶來的實質成果。公司聚焦發展本地保險市場之餘,亦努力拓展跨行業夥伴合作,率先把握大灣區的新業務發展機遇;發揮集團資源優勢,開創新型保險業務。其中包括剛開展的健康生態圈,在醫療保障以外為客戶帶來自主健康管理體驗,推廣既健康也長壽、預防勝於治療的保健生活新理念。 公司將充分利用保險金融科技,投放更多資源發展線上渠道,連接產品與增值服務,以嶄新的客戶體驗,配合日趨多元化及個人化的客戶需求。 註一:保險業監管局發表的2020年度長期保險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_7_2020.html

中銀人壽屢獲業界殊榮
  • 新聞稿
  • 2020年10月20日

中銀人壽屢獲業界殊榮

中銀人壽榮獲五項行業獎,表揚公司在人民幣業務和員工發展方面的卓越表現。獎項包括:人民幣業務傑出大獎2020(註一):「傑出保險業務–年金產品大獎」人民幣業務傑出大獎2020:「傑出保險業務–儲蓄保險大奬」人力資源卓越大獎2020(註二):「僱員發展卓越大獎 — 金獎」人力資源卓越大獎2020 :「企業發展卓越大獎 — 銀獎」人力資源卓越大獎2020 :「人才管理卓越大獎 — 銀獎」 中銀人壽的人民幣業務表現領先市場,今年在《新城財經台》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合辦的2020年人民幣業務傑出獎的年金類別之中,再次超越其他競爭對手 ,勇奪年金產品大獎。中銀人壽今年更首次榮獲儲蓄保險獎。 我們表現優秀的人民幣年金和多元化的儲蓄保險產品再次獲得嘉獎,也為保險界建立了高標準。 中銀人壽在《Human Resources》雜誌主辦的人力資源卓越大獎2020中獲得了三項殊榮。這些獎項是對中銀人壽在員工培育和發展工作上的嘉許,公司致力為員工制定職業發展計劃,務求令員工充分發揮潛力,以配合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該獎的評審團由來自亞洲各地、不同背景的資深人力資源專業人員組成,評審標準均經過精心設計。 中銀人壽將繼續拓展產品組合,為所有客戶提供創新的管道和更佳的服務。同時,中銀人壽將致力培養專業人才,進一步將公司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企業價值發揚光大。 註一:人民幣業務傑出大獎表彰過去一年在人民幣業務方面表現突出的金融機構。 今年是第九界年度獎項。註二:人力資源卓越大獎2020(以前稱為人力資源創新大獎)連續六年頒發獎項予有卓越表現的公司,以表彰其在實現機構發展以及戰略性人力資本策略、解決方案和執行方面的成就。 今年是第六界年度獎項。

  • 新聞稿
  • 2020年06月01日

中銀人壽首季業務逆市升三成三 躍升至市場第三位

保險業監管局上週五公布2020年首季統計數字(註一),期內長期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不包括退休計劃)為351億港元,整體按年下跌27.5%。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本年首季的新造保費與去年同期相比,逆市上升33%,市場排名上升至第三位。 業界受疫情影響,內地訪客生意大減,市場大部分人壽保險公司於首季皆錄得負增長。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表示,中銀人壽於首季新造保費能錄得大幅度正增長,除了業務本身並不太倚重內地訪客之外,近年積極部署保險數碼化,並秉持「以客戶為中心」之退休養老產品策略,成效開始逐步顯現。 有見於客戶對網上遙距投保日益認受,中銀人壽加強保險科技的應用,推出多個線上人壽保險產品,包括於今年四月與中銀香港攜手推出市場首個手機銀行版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 - 中銀人壽延期年金計劃(固定年期),下半年中銀人壽將開發更多線上產品及服務推廣,聯同策略合作夥伴,結合自身優勢,透過多元化渠道,為廣大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保險產品及服務。 中銀人壽2020年首季新造標準保費達33.6億港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3%,排名由第五位躍升至第三位。期內,不論人民幣保單、網上人壽保險、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皆佔據市場領先位置,其中受惠於網上銷情帶動,由年初至今,網上人壽保險的新造保費已錄得超過4億港元,新造保單接近4,300張。 註一:保險業監管局發表的2020年度長期保險業務季度發表的臨時統計數字:https://www.ia.org.hk/tc/infocenter/statistics/market_7_2020.html 

中銀人壽和保柏宣佈達成業務合作關係
  • 新聞稿
  • 2020年05月04日

中銀人壽和保柏宣佈達成業務合作關係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簡稱「中銀人壽」)與保柏(亞洲)有限公司(簡稱「保柏」)今天宣佈達成業務合作關係,為中銀人壽客戶帶來保柏第三個獲政府自願醫保計劃認可之靈活計劃 ─ 「保柏非凡自願醫保計劃」。透過「保柏非凡自願醫保計劃」及中銀人壽廣受歡迎的合資格延期年金產品,將會為市民帶來具競爭力的可扣稅產品方案,讓他們樂享健康和退休生活保障。 保柏將委任部分中銀人壽的保險代理團隊作為保柏的一般保險代理人,將保柏領先業界的自願醫保產品推廣至更多香港客戶群。是次合作亦能為客戶提供以亞洲地區1保障計算最高保障額2的自願醫保計劃,帶來保柏非凡的自願醫保產品體驗。 「保柏非凡自願醫保計劃」是現時自願醫保市場以亞洲地區1保障計算,提供最高保障額2(每年高達港幣3,000萬元)的自願醫保計劃,並特設市場首創的「情緒解碼熱線」及情緒健康門診網絡。加上計劃全數賠償亞洲地區1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為大眾提供更全面的身心健康保障。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Wilson Tang)表示:「我們很高興與保柏攜手合作,銷售這個非常具競爭力的自願醫保產品。憑藉中銀人壽在延期年金產品領域的優勢,我們之間的協同效應將為尋求專業的健康和退休保障的客戶,締造最佳利益。」 保柏香港總經理梅康信(Andrew Merrilees)表示:「保障大眾全面的身心健康和福祉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保柏非凡自願醫保計劃』的推出令我們的自願醫保產品系列整體得到提升。我們十分重視與中銀人壽的合作關係,使我們優質的醫療保險產品能夠涵蓋到更廣泛的客戶網絡。尤其是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市民正物色卓越的醫療保險服務,以滿足他們身心健康的需求。」 合資格保單持有人或其配偶可根據香港稅務局發出的指引,就其持有的已簽發中銀人壽合資格延期年金產品和「保柏非凡自願醫保計劃」申請稅項減免。1亞洲地區包括澳洲及新西蘭2以亞洲、澳洲及新西蘭地區保障之自願醫保計劃計算,資料來源:截至2020年4月29日的自願醫保計劃網站資料

  • 新聞稿
  • 2020年03月10日

中銀人壽推出限額客戶優惠,網上儲蓄保險計劃3年保證回報高達3.48%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環球投資市場開始波動,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更出現歷年新低。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中銀人壽」) 為向客戶提供周全保障及穩健回報,近日推出網上「目標三年網上儲蓄保險計劃」(「該計劃」) 推廣優惠,客戶只須繳付兩年保費,三年後保單期滿時,保證回報率將高達3.48%註一,期間兼享人壽保障。客戶推廣優惠註二額度有限,售完即止。 現凡中銀香港電子銀行戶口持有人註三,均可透過手機銀行或網上銀行,即時投保「目標三年網上儲蓄保險計劃」,由申請、報價及至繳款,全程於網上辦妥,手續簡易,享受一站式的自助投保體驗。 該計劃適合18至65歲人士投保,保費繳付模式分為預繳、年繳、月繳三種,保單貨幣包括人民幣、港元及美元,每月最低保費為2,000港元。在保單生效期間,受保人將獲人壽保障註四及額外意外身故賠償註五。 有關該計劃及首年保費折扣優惠的詳情,請參閱中銀人壽網頁www.boclife.com.hk,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2) 2860 0688。 備註:註一 年度化保證回報率因應保單貨幣及保費繳付模式而有所不同。此年度化保證回報率修訂至小數點後兩個位,及以保單貨幣為人民幣及保費一筆過預繳為假設,並已包括首年保費折扣。註二 首年保費折扣優惠受有關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產品詳情及首年保費折扣的條款及細則,請參閱產品小冊子。註三 投保人須持有香港身份證或澳門居民身份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身份證。註四 於保單生效期間,若受保人不幸身故,可獲發放的身故賠償金額相等於身故時(i)已繳總保費或(ii)保證現金價值的較高者之101%,扣除未繳的應付保費(如有)。註五 如受保人在首個保單年度內因意外導致身故,本計劃將支付相等於受保人身故時已繳總保費10%的額外意外身故賠償。 

  • 新聞稿
  • 2020年02月26日

90日免息保單貸款優惠

面對疫情威脅及經濟負擔,中銀人壽特別安排免息保單貸款,方便客戶資金週轉,與客戶共度時艱。由2020年2月26日起至2020年4月29日,保單權益人申請保單貸款,如符合以下條件,可獲首90天免息優惠:   該保單必須於2019年12月31日或之前經已繕發並於申請保單貸款時符合保單條款及條件內之保單貸款申請要求; 該保單並沒有任何尚未償還的欠款; 包括但不限於保單貸款或自動保費貸款; 保單權益人必須於2020年4月29日或之前填妥「提款申請表」及遞交保單權益人之身份證核實真實副本予本公司(以保單行政部收件日為準); 每位保單權益人,不論擁有多少份有效保單,最多只能享有一次相關之保單貸款優惠; 貸款額上限為港元100,000 / 美元12,500 / 人民幣90,000(「保單貸款優惠金額上限」);   請注意: 1) 該優惠貸款若已被接納,貸款額即使未達「保單貸款優惠金額上限」,保單權益人亦不會再次享有此保單貸款優惠; 2) 若保單貸款申請額超過「保單貸款優惠金額上限」,而其申請符合此保單貸款優惠的所有條件,此保單貸款優惠可獲豁免的利息亦只限於「保單貸款優惠金額上限」之保單貸款,餘下的保單貸款額則根據現行的“中銀人壽” 提款申請表保單貸款之條款及條件,按通常的保單貸款利率計算; 3) 符合此保單貸款優惠條件之相關保單並沒有在豁免利息期間的90日內失效或進行退保,否則此優惠將被取消; 4) 獲豁免的保單貸款利息將於2020年內,或保單終止時(如適用並以較早者為準),全數存入相關保單內。如此保單貸款於豁免保單貸款利息期後仍未償還,相關保單貸款額會繼續根據保單貸款之條款及條件滾存於保單內; 5) 此保單貸款優惠並不提供4小時特快貸款服務; 6) 本公司對上述條款有最終解釋權,其他保單條款維持不變; 7) 於保單貸款批核時,此保單貸款優惠的條款將隨貸款確認信寄予合資格客戶。     如對上述事項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中銀人壽專責熱線2862 9838查詢。  

  • 新聞稿
  • 2020年02月21日

再推「新型冠狀病毒病」額外保障

因應疫情發展,中銀人壽積極推行保障香港市民的措施,更多承擔社會責任,助力香港各界共同抗疫。 繼1月下旬提供肺炎優化保障後,中銀人壽於2月21日再度推出「新型冠狀病毒病」額外保障,免費提供予受保於指定產品的合資格客戶註一,如果於指定保障期內註二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即可受到保障。該額外保障即時生效,並且不設等候期。 指定產品包括「守護十年網上保險計劃」、「非凡守護危疾保障計劃」、「摯守護危疾保障計劃」。「守護十年網上保險計劃」經中銀香港手機銀行投保,一經批核,即時生效,其餘兩項計劃則可透過中銀人壽現有銷售渠道投保。 至2020年10月31日止*, 每名合資格客戶將可免費獲得以下額外保障: 1. 確診賠償在指定保障期內,若受保人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將額外獲得一筆過港幣10,000元賠償。 2. 深切治療部住院賠償在指定保障期內,若受保人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並且因此入住醫院深切治療部,將獲得投保時投保額10%的額外賠償,以港幣50,000元為上限。 3. 身故賠償在指定保障期內,若受保人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並且因此身故,將獲得投保時投保額50%的額外賠償,以港幣250,000元為上限。 合資格保單須於指定保障期內維持生效,如因任何原因終止,所有額外保障將會同時終止。除上述新增保障外,保單所有其他條款維持不變。如有任何異議,中銀人壽保留最終決定權。 如對上述事項有任何疑問,可致電中銀人壽專責熱線+852 2862 9838查詢。 備註 :註一 合資格客戶包括於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0月31日(包括首尾兩日)獲簽發「守護十年網上保險計劃」、「非凡守護危疾保障計劃」或「摯守護危疾保障計劃」的受保人。 註二 指定保障期指為2020年2月21日至2020年10月31日(包括首尾兩日)。*有關額外保障由6月30日延長至10月31日 

  • 新聞稿
  • 2020年02月06日

延長保費寬限期特別措施

中銀人壽承諾與客戶共渡時艱,我們考慮到現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令客戶造成繳費安排上的不便,因此制定特別措施,對於客戶未能如期繳交保費,我們會作出特別安排,將指定壽險計劃註一的保費寬限期延長至2020年9月30日#。 由即日起,如因逾期保費而失效註二的指定壽險計劃註一保單,客戶於本年9月30日或以前為相關保單申請復效,可豁免健康申報及相關的逾期繳交保費利息註三。 同時,若受保人在延長保費寬限期間(即2020年2月6日至2020年9月30日#)不幸遇上可索償情況如患病、受傷或身故,我們亦會按保障條款作相應賠償,惟相關的未繳付之保費將會從賠償金額中扣除。 備註: 註一 適用於所有壽險計劃,但不包括以下: 目標三年保險計劃 /目標三年網上儲蓄保險計劃 目標五年保險計劃系列 /精選目標五年保險計劃 薈富萬用壽險計劃 / 薈昇萬用壽險計劃 盛世傳承萬用壽險計劃 / 盛世傳承萬用壽險計劃II 耀鑽萬用壽險計劃 註二 以保單失效通知書的日期為準 註三 保單復效申請及逾期保費需於2020年9月30日或以前遞交 註四 除此保費寬限期的特別措施外,保單的所有其他條款及條件維持不變。 如對上述事項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熱線 +852 2862 9838 查詢。

  • 新聞稿
  • 2020年01月24日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優化保障

因應近日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為對客戶提供最佳支援及保障以面對相關風險,由即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推出「新型冠狀病毒」的優化保障及服務如下 : 為所有受保人提供額外住院現金保障 所有受保於中銀人壽任何個人保險保單的受保人於保障期內如不幸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而需住院,中銀人壽將於住院期間向每名受保人提供額外每日500港元的住院現金保障,長達40天。 伸延隔離病房保障 「特級住院手術附加利益計劃」內的「傳染病保障-隔離病房」將「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納入保障範圍內。 額外強制隔離現金津貼予住院現金保障客戶 「住院現金保障」客戶於保障期內,因疑似感染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被香港政府強制隔離,將提供一次性2,000港元津貼。 取消醫療保障的等候期(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之理賠申請) 豁免內地住院級別限制 就「新型冠狀病毒」的住院申請,豁免合約條款中指定內地醫院的限制 取消理賠申請遞交時限(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之理賠申請) 簡化理賠手續 就「新型冠狀病毒」的住院申請,只需提供確診證明(如出院小結、住院病歷等),可豁免醫療報告 特快理賠審批 優先處理「新型冠狀病毒」,一個工作天完成審批。 特設專責熱線協助客戶 香港客戶 (852) 2862 9838  內地客戶(中國聯通) +10800 852 1859 內地客戶(中國移動) +10800 152 1859 澳門客戶  +0800 908   如對上述事項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中銀人壽理賠部熱線2860 0655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