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中銀人壽與黃金時代基金會發表香港《養老白皮書》

中銀人壽與黃金時代基金會發表香港《養老白皮書》

2023年08月08日

香港人口老化挑戰日趨嚴重  2024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  
號召長者、照顧者共同規劃    促進跨界別合作推動養老產業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與黃金時代基金會今日聯合發表《攜手共建第二人生》白皮書,探討香港長者與照顧者的角色、痛點和需求。就白皮書進行的調查發現,除長者之外,照顧者亦同樣需要重視和關懷,基於兩者對長者退休生活的現況與期望的認知存在差異,照顧者亦應參與部署長者的退休規劃,以作及早安排,社會各界應加強合作參與推動安老服務的發展,共建「年齡友善」城市。

根據香港統計處的資料,預計香港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佔比在2024年將超過21%,步入「超高齡社會」,而香港人平均壽命也長年高踞世界首位。根據聯合國今年年初的人口分析,預計至2050年,香港將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即每2.5名港人就有一位長者,應對人口老化問題已變成刻不容緩。為深入了解香港長者的退休生活現況,以及長者與照顧者在養老和護老上的歷程、痛點和需求,中銀人壽與952名中產或以上家庭的退休人士及照顧者進行定量研究調查,並為在職照顧者進行家訪,以作定質研究。

 

是項白皮書由中銀人壽與黃金時代基金會聯合發佈,並獲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教授及香港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教授提供專家意見。根據調查結果,研究團隊構建「長者樂活指數」,涵蓋長者生活四大範疇,包括:健康、財政、家庭及關係以及社區支援,以了解長者對現時生活的滿意程度。

調研結果顯示:

  • 透過白皮書調研而建立的「長者樂活指數」結果為6.0分(10分滿分),當中健康及社區支援的滿意程度相對較低;
  • 雖然大部分長者有定期身體檢查,但有超過9成擔心重症風險,有超過8成擔心肢體活動能力及記憶和認知能力;亦有超過6成擔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 35-50歲是照顧者規劃退休的黃金時間,這階段照顧者應部署自己的退休計劃,亦是適當時機與父母共同規劃他們的退休和養老生活。

調查發現,超過八成(81%)受訪長者表示滿意現在的生活,但只有六成(63%)照顧者認為他們的父母滿意現在的生活。80歲或以上長者的照顧者更只有46%認為父母滿意目前生活。當長者的年紀越大,長者與照顧者對長者生活滿意度的認知差距越大,這種差異或影響照顧及規劃上的需要,或令出現突發狀况時未能及時作出應對安排。

在財政上,雖然73%的受訪長者對自己的財務安排感到滿意,但他們仍有財務上的憂慮。大約一半受訪長者只以退休前每月支出為養老儲備作粗略計算,更有40%表示他們沒有計算或為養老作財務準備,可見他們並未認真地為未來的各樣開支作周詳部署。

在受訪的照顧者當中,85%為「三文治世代」,他們既有自己的事業,亦需照顧自己的家庭及年長父母。有超過五成(52%)的照顧者表示擔心未來照顧父母所需支出會影響他們的財務計劃或儲蓄。因此,白皮書結果顯示35至50歲為照顧者規劃退休的「黃金時間」— 指照顧者在這階段既應作出自己的退休規劃,亦是適當時機與父母共同規劃他們的退休和養老生活,這樣不但可減低長者未來養老生活的不確定因素,同時也能提高照顧者提早規劃自己未來退休生活的意識。應考慮相關規劃:

 

  • 在照顧和規劃上提早參與和準備的重要性;
  • 預防和管理相關風險,包括財務、健康和環境風險;
  • 持續學習以提升退休和養老生活的能力;
  • 探索並了解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以提升退休和養老的生活質素。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鄧子平先生表示:「藉著今次的白皮書,中銀人壽希望能夠喚起社會各界關注人口老化帶給個人及社會的深切影響,同時結合商界、社福界和學術界的知識和經驗,共同參與香港的養老服務發展,由此推動安老生態圈轉型,令各界一起發揮協同效應,使長者、家庭照顧者及整個產業皆能受惠。我們期望能藉此建立香港成為『年齡友善』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屬、和老有所為作出貢獻。」

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暨主席容蔡美碧女士指出:「面對人口高齡化的重大挑戰,企業應利用商界智慧和策略,滿足中老年人的新需求,達到『商社共生』、『商社共贏』的效益。」

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教授認為:「照顧者以女性,中高齡居多,在照顧路途中經濟支出大,希望各界共同認同照顧者的貢獻,支援照顧不離職,更好兼顧工作及家庭。」

白皮書亦就未來養老服務提出新的思考,即以「保險+養老服務」合作推動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將退休規劃視為風險管理,構建綜合風險評估及管理體系;強調照顧者一同參與長者的養老規劃,因為「今天的照顧者就是明天的長者」,提早作出部署對自身及下一代均有裨益;並為退休長者推行持續教育以提升退休規劃水平,探索「保險+服務」的模式,以及推進大灣區養老服務協同聯動發展,提升兩地長者生活質素。